皇太極即為後為擴大兵源在滿八旗的基礎上有創建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編制與滿八旗相同。滿、蒙、漢八旗***二十四旗構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體。滿清入關後八旗軍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駐防八旗。
正黃旗
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 為上三旗,上三旗內無王,都歸皇帝所親統.兵 是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 至清末,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壹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鑲黃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壹, 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 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壹,旗內無王,由 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 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是轄84個整佐領又 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 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嘉慶帝的 皇後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貴妃,“垂簾聽政”的慈 禧和慈安(也稱東宮)都是,朝廷的高級官員中 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
正紅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壹。 建於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純紅而 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 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壹個旗,規模 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 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 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紳也是正紅旗人。
鑲紅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請代八旗之壹。 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紅色鑲 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壹,由諸王.貝勒 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 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 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白旗
位置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壹。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 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壹‘ 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而有正藍旗,因在 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 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成了定制。正白 旗是皇帝親統旗之壹,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 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 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制單位,100—300人 為壹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 萬人。清末代皇後婉容是正白旗人。
鑲白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壹,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於分統,清末時的規模是84個整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藍旗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閃電河流貫, 鄰接河北。清代八旗之壹。建於明萬歷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潔前 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 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 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3個整佐領又11 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 萬人。
鑲藍旗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壹。 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因質色為藍色鑲 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 子分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壹個 半分佐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 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
“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
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壹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制。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壹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後(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後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後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後改為“永寧長公主”,復改為“溫莊長公主”。由此可見,現在影視劇中把皇帝之女稱作“格格”是不準確的(如,“還珠格格”、“十八格格”……)。順治十七年(壹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壹、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格格”之稱壹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歷)壹生***生了十個女兒,其中有五人因早歿沒有加封,另外五個女兒,加封為公主。即第三女(孝賢純皇後生),封固倫和敬公主;第四女(純惠皇貴妃蘇氏生)封和碩嘉公主;第七女(孝儀純皇後生),封固倫和靜公主;第九女(孝儀純皇後生),封和碩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倫和孝公主。她是個例外,因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歲時生的,是乾隆帝最鐘愛的女兒,後下嫁給和的長子豐紳殷德。她本應封為和碩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為“固倫公主”。此外,乾隆帝還收養了其弟弘晝的壹個女兒,後來加封為和碩和婉公主。
從以上事例來看,清朝從皇太極開始就已經不把皇帝的女兒稱作“格格”了,壹般均稱為“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