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盤古破鴻蒙,從此天地遙遙不知幾何。西昆侖與西王母之瑤池遙遙相對。瑤池化水為雲,廣布天地間成為壹重天。只有功德圓滿修煉有成之人,方可飛升至九重天中的第壹層天之“太皇黃曾天”,從而變身成神,只不過這是最低等的神而已。
天界是神仙和聖人所在的天堂或天庭,是俗人所無法高攀的神聖世界; 有陰有陽,有男有女,有樂有愁,有晝有夜,謂人世界。
人界也稱人間、陽間,即指所有緯度宇宙,生靈生活的世界; 地界或魔界,也稱“鬼界”和陰間,意指充滿恐懼、猶如陰曹地府般的世界。其實道教三界也有多種分法。有如上所述,以天界、地界、人界作三界,這是以天、地、人三才作為三界。有以天界、地界、水界作三界,出自於《三官經》。這是以天、地、水三元作為三界的劃分。也有與佛教相同,以欲界、色界、無色界作三界的說法,出自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欲界,是指有各種欲望和情感的眾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是指各種欲望情感都已淡化,但還是需要依靠物質(色,指各種有形物質,包括自己的身體)生存的眾生居住的地方;無色界,是指各種欲望情感都已消除,已經不靠任何物質生存的眾生居住的地方。此三界眾生,欲界和色界眾生多由積善之功得生此二界,無色界眾生則需要斷除淫欲和壹定的靜定修持才能夠得生。色界比欲界壽命福報 長久,無色界比色界壽命福報長久,但是福盡壽終,依舊落入輪回,沈淪苦海。
在佛教中,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壹切眾生都沒有擺脫六道輪回。在道教術語中,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無色界有種民四天,其中種民四天的眾生已經徹底擺脫了六道輪回,徹底解脫了生死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