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咨詢】考古術語解讀——前堂後室墓

【咨詢】考古術語解讀——前堂後室墓

前堂和後寢是漢代最常見的墓葬結構。“廳”壹般是接待客人宴請的場所。西漢楚王陵中,前殿常出土宴飲、歌舞用的酒器和樂器。除前廳外,還有廚房、車馬、錢等地方。中小型墓葬沒有大墓那樣細致的分工,所以前殿集中了他們生前的各種活動,尤其是東漢的石墓。除了壹些自用的小物件外,隨葬品基本都放在前廳,從雞鴨豬狗到燒飯喝酒的爐、鍋、勺、杯,以及所用的倉庫、水井、碾房。所以可以說前室反映了墓主生前的壹個縮影,這裏有大量真實生活內容的畫像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時,“升天成仙”的觀念在漢代極為盛行。神仙不僅可以長生不老,還可以遊三山,住昆侖,出入天門,住天庭。所以從皇帝到將軍,再到老百姓,都追求長生不老,前室的珍禽異獸畫像就體現了墓主人的想法。但前室的石浮雕主要內容還是現實生活,珍禽異獸只是作為現實生活的補充,起到襯托的作用。後室是現實生活的“臥室”,墓主人的棺材就位於墓中,成為墓主人幻想的“神仙世界”。在其看來,人的死亡只是肉體的消失,而靈魂是不朽的,只是升天了。墓中珍禽異獸的畫像正是這種幻想的反映:有神仙,有龍,有白虎,有朱雀,可以被邀在天空中自由遨遊,充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