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能回答出來。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因為課本上的杜甫長這樣。
但是杜甫真的長這樣嗎?
其實這個杜甫畫像是1949之後來的。當時,莫斯科大學需要中國提供壹批古代科學家和文化名人的畫像,於是委派著名國畫藝術家蔣畫這樣壹批歷史人物。
因為上面的緊迫性,幹脆照著現代人的樣子畫了姜。據說李時珍的外貌是以他的嶽父蕭龍友的外貌為基礎的,他是北京四大名醫之壹。這杜甫是姜本人的自畫像。
但是,杜甫有古畫像。如果選擇古人畫的杜甫像作為教材,是喜歡他嗎?
恐怕還是很難靠。
比如妳問下圖是哪位皇帝,很多人會回答“唐太宗”,因為妳經常在課本上看到這樣的唐太宗畫像。
這也不能怪認錯的人瞎了眼,因為這幅畫像出自明代王琦和王思懿編的《三言會》。本書提供的唐高祖、唐太宗和唐玄宗的形象如下:
確實是教科書上經常出現的唐太宗的形象。然而,與唐高祖和唐玄宗相比,他們只是在鬢角上略有不同,這很令人困惑。
其實“三才會”提供的所有人像都是這種圖案:南瓜臉,浮腫的眼袋,明顯的眼袋,大胡子居多。畫中的人物主要通過他們的衣服和服飾來區分。壹旦衣服相似,就很難區分了。
作為壹本寫於17世紀初的通俗百科全書,《三個故事》的插圖水平真的不高。其主編王父子並非專業畫師,負責雕版印刷這套書的民間畫師、刻工技術水平也相當有限。
更何況《三才社》是壹本試圖涵蓋天、地、人等所有三才相關知識的日用類書籍。作者應該對書中收集的14類事物進行簡明的說明。
因此,在這部多達108卷的百科全書中,插圖數量可謂浩如煙海。在不到兩年的編繪時間裏,不可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和特點壹壹畫出來。
於是乎,作者只能畫出壹個看起來相當老氣的中老年男性形象作為模板,給他們畫出不同朝代風格的服飾,再配上插圖,湊合出壹個古代的聖人。
這自然不能代表古人的肖像水平。如果教材從高水平的畫作中選取肖像,能否準確地表現出他們的長相?
外形還是精神?
還是不盡如人意。
從技術上講,中國畫很早就可以“畫象”了。肖像畫的成熟期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早很多。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了早期的肖像畫。這些畫中的人物刻畫還是比較簡單的,人物多是剪影式的。但在戰國、漢代墓葬出土的帛畫中,也有相當細膩、寫實的畫像。
魏晉時期人物畫繼續發展。據《世說新語》記載,魏晉畫家荀胥在鐘會住宅大堂的墻壁上,畫了壹幅鐘會之父鐘友的畫像,畫中“衣冠如命”。鐘將看到他死去的父親的生動肖像,他忍不住哭了,最後拒絕住在這個房子裏。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提出了“以形觀神”的觀點。隨著魏晉士族趣味的興起和蔓延,許多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熱衷於請別人畫自己或自己畫自己,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就是其中之壹。
但從古至今,壹直到唐朝,流傳至今的歷史名人畫像,還是很容易讓期待看到準確面孔的現代人感到失落。
顏的《唐代帝王圖》是最著名的早期人物畫像,它包括了唐代以前的十三位皇帝的畫像,其中包括西漢的昭帝和帝。它所提供的帝王臉還是太過相似,身高體型往往比兩邊的侍應生大了近壹倍,很難將其視為現實作品。
當然,這可以用顏在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純粹憑想象畫出這幅畫來解釋。雖然這幅畫是他經唐太宗之手創作的,並且說他曾親自接見過唐太宗本人和吐蕃使臣陸東贊,但畫中仍存在面部描寫簡單、身材不成比例等問題。至於畫中雙方的長相,只能是“大概如此”。
為什麽以顏的身手,還是會有這些問題?
這應該是他的本意:在中國傳統繪畫理論中,所謂的“寫實”不僅僅是指“形似”,還要求“神似”。
比如《歷代帝王圖》中的帝王形象相似,但表達方式不同:開國君主是光明的,亡國君主是抑郁的,暴君皇帝楊迪是驕橫的。《布吉圖》中的面部描寫雖然簡單,卻有效地表現了唐太宗的氣質。
至於身材不成比例,也是為了襯托畫中的王者風範。從壹切為了滿足皇帝需要的角度來看,嚴這樣寫不僅沒有問題,而且相當“明智”。
什麽時候會有現代人會覺得很“真實”的人像?
感謝傳教士。
雖然宋代以前就有很多贊揚畫家作品的記載,但直到宋代,人物畫才逐漸成為壹門獨立的繪畫學科,並得到進壹步發展。
北宋皇帝宋徽宗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執著的藝術家之壹。宋徽宗的山水畫、人物畫和花鳥畫尤其以其精確和寫實著稱。根據傳說,宋徽宗曾經要求畫家畫壹只散步的孔雀,但是每個人都不滿意。原因是“孔雀爬碼頭先擡左腿”,大家都畫成先擡右腿。
同樣,中國宋代以後的古代肖像畫也非常重視“真人”的標準。自南宋以來,人物畫進壹步從文人畫中分離出來,人物畫畫家日益專業化,成為壹個新的職業門類。
作為這壹時期質量最好的肖像畫,皇室肖像畫的風格已經趨於寫實,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傳神”。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自宋元以來,流傳於世的畫像大多是宮廷中用來示子孫的標準畫像。它們的主要作用是掛在密室裏供後人觀察祭祀,掛在宮外大街上做宣傳的極為罕見。所以皇室畫像往往需要在“意象”上下大功夫。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讓後人祭奠壹個和自己長得不壹樣的人。
其中,最常見的是來自故宮南潯殿的皇帝和皇後畫像,以及保存在清代宮廷和祠堂的清代皇帝和皇後畫像。
南潯殿建於明代,清代成為供奉帝王聖賢形象的場所。殿內有1,21幅畫像,其中有大小畫像583幅,包括宋代各地寺廟、宮殿中供奉的宋代兩位皇後的畫像,明代根據元代舊版本抄錄的元代皇後像冊,以及歷代聖賢、名臣的畫像。
在南潯廳的63幅皇帝畫像中,大多數皇帝都有壹幅畫像,其中唐太宗有三幅,宋太祖有四幅。畫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壹個人就有13張畫像。
明朝中後期以後,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中國畫像的保真度開始突飛猛進。到了清代,西方傳教士成為宮廷畫師,並進壹步引進西方現代繪畫技法,應用於日常宮廷肖像畫。
另壹方面,隨著歐洲傳教士的到來,西方繪畫的表現手法逐漸被中國畫家吸收和掌握,肖像畫開始呈現出新的風格。明末清初活躍在南京的曾鯨(子)就是這種畫風的代表人物,他把中國傳統的畫法和西方現代的畫法結合起來,創立了陳波畫派。
▍徐渭的肖像是受西方繪畫影響的壹個典型案例。但是,老年斑、皺紋等細節。在繪畫中不提倡西方肖像畫。因為不加美化,過於寫實的繪畫很容易惹惱雇主。
各種雍正帝的服飾畫,以及乾隆年間創作的壹系列慈禧太後像和音樂畫,都是由郎世寧等西方傳教士獨立繪制或參與的。實際上,乾隆時期的很多“國畫”肖像畫,往往都是先由外國畫師畫,再請中國畫師補衣服、補背景。
而清朝皇帝對西畫的接受也並非壹帆風順。當時的中國人完全不能接受西洋畫中對面部光影效果的描繪,尤其是畫陰影效果,突出主臉:給皇帝臉上“抹黑”的用意是什麽?
所以當時進入中國的西方畫家,在保留臉部解剖結構的同時,也照顧了東方人的審美習慣,調和了原本強烈的明暗對比,使臉部清晰柔和。
▍《乾隆讀圖》為意大利畫家郎世寧所作。皇帝騎馬的形象源於西方傳統,但背景畫巖石也是中國傳統的細致處理方法。
陳波學派這種中西結合的繪畫方法在當時受到極大推崇,其影響壹直延續至今。當代中國畫流派仍在這壹技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杜甫像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屬於這類作品的延續。
這是否意味著隨著西方技法的融入,中國近200年來的肖像畫不再鋪天蓋地?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傳神”仍然是評判中國人物畫的核心標準之壹。尤其是畫古人畫像的時候,與其埋頭苦讀,不如直接討好人的想象力。很多時候,這種“生動”甚至重塑了古人的形象。
在某些情況下,“生動”是可以理解的:所畫人物的外貌確實很難考察。畫家不僅要畫出符合大眾想象的外貌和體態,還要輔之以壹定的道具、環境甚至劇情。
比如《倪瓚畫像》中,倪瓚的小男孩手裏拿著壹把長柄羽扇,而左邊的侍女手裏拿著壹個銅墊圈,胳膊上挎著壹條長長的綢布,以示其潔身自好的形象。
但更多的時候,當事人的長相並不是完全沒有記載,而是他在民間有名氣,所以畫家放棄了前者,迎合了後者。
這種做法引起的最大公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現。他最著名的肖像是壹個鞋拔子的臉,讓人看了就忘不了。
這幅畫像其實是後人根據民間傳說中朱元璋的樣子畫的。明代武英殿所藏的太祖畫像,看起來英姿颯爽,應該更接近真實。
但通常不會解釋為清朝故意抹黑朱元璋,因為相應的說法在明朝開始流行。曾在明朝隆慶擔任南京工業部高級部長六年的回憶說,他看了毛的畫像後,意識到它“與人們傳說中的形象非常不同”
值得註意的是,朱元璋是重塑民俗形象的罕見犧牲品,更多的歷史名人也因此受益。他們是中國傳統戲曲小說中的英雄和主角,所以他們盛行至今的外貌被美化了很多。
這其中,人氣長相和真實長相差別最大的可能就是嶽飛了。據南宋畫家劉松年1214年所畫的《中興四將》,嶽飛圓臉,眉清目秀,無需白臉,身材也不是特別高大。但因為受到後世的崇敬,他被改造成了壹個身強力壯,滿臉胡須的武將。
即使在攝影已經普及的今天,“傳神”也不壹定過時。其實它的應用不僅限於繪畫,也不僅限於中國。只要世界上還充斥著偉人,這項歷史悠久的技能就會延續下去。不信妳就放大看看那張著名的普京秀肌肉的照片。妳真的能找到他的胸肌和腹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