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曹學佺的文學成就

曹學佺的文學成就

曹學佺壹生研究文學、詩歌、地理、天文、禪宗、性情、百家等。他特別擅長詩歌,寫抒情詩是他的專長。他的私人藏書已達數萬冊,並有漢竹齋藏書目錄。徐火波寫道:“致諸位朋友,鄧元若、謝、皆愛書,而曹石藏書滿卷枕。”在文學上,何、徐火伯、謝等人在詩文方面成就斐然,引領了明中葉以來沈寂的閩中文壇,被視為明末福建的復興。他與李贄、焦紅等文人交往,對他的思想影響很大。同時,他也接受了許多佛教思想。他把佛教的解脫與儒家入世的精神統壹起來,所以思想是開放的。雖然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但功名之心並不太深,內心追求寧靜。曾兩次被革職的曹學佺,住在“石蒼園”,著書20年。他曾說:佛教有佛家之寶,道教有道家之寶,儒家不能獨善其身。立誌修儒藏。所以《四庫全書》的搜集整理用了10多年,手稿還沒寫完就去世了。

他壹生寫了30多種書,包括《石康十二代詩選》。《周易·科說》七卷,《蜀傳·鐘會》十卷,《詩經質疑》六卷,《春秋釋意》十二卷,《春秋釋意》三卷,《鐘書人物》六卷,《名勝古跡統壹錄》壹百九十八卷,《蜀漢地理補編》兩卷,《蜀郡古今釋義》四卷。《石倉十二代詩選》888卷,《鐘書詩選》4卷,《宋詩選》49卷,均為1329卷。他的《石記》等作品,因清初被禁而失傳。至今仍流傳於世的名著有《名勝古跡統壹》198卷、《石黑十二代詩選》等。此外,福建師範大學有曹大力的詩集和詩集12卷(不全),日本東京有曹施能先生全集100卷。

明末福建曾是書畫家的搖籃,曹學佺以其才華位列“福建十大才子”之首。據說在林則徐福州公館“七十二峰樓”的大堂裏,掛著曹學佺的《宋振圖》。步步為營,洗春詩軸,寫如行雲流水,抑揚頓挫,得晉唐之風尚,顯君子之氣溫潤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