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北京內城的九個城門是什麽?

北京內城的九個城門是什麽?

北京內城的九個城門是:

1,正陽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原名李正門,原以甕墻相連,後因修路被壹分為二。但人們通常稱大柵欄為正門,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正門的概念是壹個區域,涵蓋正陽門及其前面的珠寶市場和大柵欄,而正陽門是指正陽門城樓和箭樓的總稱。

2.崇文門:

崇文門,原名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以翁城左首鎮鎮海寺的鐵甲魚聞名。此外,崇文門的重稅關也讓外地客商望而生畏。

3.玄武門:

玄武門建於明代,原名順城門,正統四年改名玄武門。它是內城的南門之壹。宣武門的命名遵循“左寫右武”的古代禮制,兩扇門對應壹寫壹武,寓意“文治武安,江山永固”。

4.東直門:

東直門城樓與朝陽門形制相同,但規制略小,五室寬1.5m,三室深15.3m;該建築高34米;骨灰盒和西直門壹樣,四個角是直角;東西62米,南北68米;甕墻南側,建有券門,門上建有門樓。

5.西直門:

西直門是北京內城的九個古城門之壹,自元代以來壹直是通往兩個首都的重要門戶。西直門可以算是古今著名的地方了。元代為大都城、易門所在地,明清為史靜內城九門之壹。這是除正陽門外最大的門。

6.朝陽門:

朝陽門,元代稱為七華門,是九倉糧食全部運出的大門。所以翁城門口刻著壹串谷穗,運糧車“朝陽谷穗”是南運北運時迎接神的第壹人。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相似,五間,寬31.35m,深三間,深19.2m。

7.阜成門:

阜成門位於西城區的中部。元代為大都城平澤門所在地,明清為史靜內城九門之壹。元初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晉中城東北建新城,至元二十二年竣工。* * *共有11個門,西邊3個,東邊3個,南邊3個,北邊2個,西邊中間1個。

8.安定門:

安定門,袁稱之為門。始建於明朝洪武元年,塔建於四年。清鹹豐十年,通州八裏橋失陷後,英法聯軍先攻安定門,後於65438年6月+10月65438年+3月攻占北京。1915年修環城鐵路時拆除了甕城和水閘樓。1956拆除箭塔。1969拆塔。

9.德勝門:

北京德勝門始建於明二年,是明清北京內城九門之壹。是由城樓、瞭望塔、城門、瓦罐組成的群體軍事防禦建築。元是生德之門,是發兵打仗之門。留言是“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