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為什麽現在我國禁止挖掘「皇陵」?

為什麽現在我國禁止挖掘「皇陵」?

歷史不浪漫,真相也絕不簡單。歡迎來到唐成的歷史,它並不簡單。

在中國的考古界,有壹個刻骨銘心的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以更好地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帝王陵墓的計劃。

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長吳晗等人極力推薦發掘明十三陵中的明成祖永樂帝墓。盡管這壹計劃壹經提出就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但許多學者認為,目前的文物保護技術還不夠成熟,不足以妥善保護帝王陵墓。但由於當時的反對者都輕描淡寫,郭沫若挖掘明皇陵的計劃沒有被阻止。

但由於挖掘永樂皇帝的長陵難度太大,郭沫若將矛頭指向萬歷皇帝的定陵,決定先試定陵,再進行挖掘。

1958年,當考古人員打開被封存了300多年的明定陵時,他們開始了為期兩年的考古發掘。由於當時的特殊背景和文物保護技術有限,定陵大量文物被氧化破壞。

無數珍寶瞬間煙消雲散,絲織品變得堅硬腐爛,由三根金絲楠木精制而成的巨大紅漆棺槨直接被銷毀丟棄。連萬歷皇帝和兩位皇後的屍體都被砸成了灰燼,給歷史文物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讓人痛恨和惋惜。

明定陵發掘後,周總理從明定陵中吸取了慘痛的教訓,果斷拒絕了顧沫若繼續發掘明長陵的計劃。

與此同時,鄭振鐸等考古學家在得知甘陵被無意發現後,上書阻止郭沫若挖掘甘陵的計劃,最終國家做出十年不開皇陵、不再積極挖掘皇陵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