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經常心慌心悸的人應該註意什麽?

經常心慌心悸的人應該註意什麽?

您好:中醫治療心悸的單方很多,常用的有:(1)苦參20g,水煎。每日壹劑,壹周為壹療程。臨床用於心悸,脈數。(2)苦參制劑:苦參20g、益母草20g、炙甘草15g。水煎服,每日壹劑,每劑煎兩次。壹周為壹個療程。適用於心悸、脈數的患者。(3)丁鑫湯:桂圓肉30克,酸棗仁15克,山茱萸肉15克,炒柏子仁12克,生龍骨20克,生牡蠣20克,生乳香3克,生沒藥3克。水煎服,每日壹劑,每劑煎兩次。十天為壹個療程。臨床上用於心慌、心悸、驚恐的患者。(4)養心真鏡湯:白茅根15g,天竺黃9g,龍骨20g,牡蠣20g,鉤藤12g,金銀花12g,茯苓15g,磁石15g,生白芍15g,朱砂3g。水煎服,每日壹劑,每劑煎兩次。十天為壹個療程。臨床上用於驚恐引起的心悸患者。心悸者除積極對癥治療外,還應常吃以下食物:桂圓可用桂圓肉泡茶,或用桂圓粥煮成,益心脾,補氣血,安神定誌,特別適合因心血不足而心悸者食用。大棗可水煎,或與大棗同煮粥,或早晚空腹咀嚼。紅棗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鐵和磷,是造血所不可缺少的。這是壹種天然的補血藥物。最適用於貧血、體虛、產後虛弱、術後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心悸。酸棗仁宜為酸棗仁6 ~ 10g,芡實12g,龍眼肉6g,煮湯後睡前服用。酸棗仁配合桂圓肉、芡實可以寧心安神,對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相當有益。如果沒有芡實或龍眼肉,也可以單獨用15g酸棗仁,搗碎,用粳米煮粥。每日可用菱角60 ~ 120g,海蜇50 ~ 100g,湯分兩次煮。此法為清代名醫王世雄的“唐雪湯”。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適用於痰火上擾所致心悸者。柏子仁可作為10 ~ 15g柏子仁,略搗碎,用粳米湯煮。粥好了,加壹點蜂蜜,煮壹兩次就可以吃了。適用於早餐和晚餐。此法適用於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因為側柏葉有養心安神的功效。百合為鮮百合50 ~ 60g或幹百合30g。水煎後加入適量冰糖食用。此法適用於心氣不足或陰虛火旺引起的心悸,包括體虛、婦女更年期、神經官能癥等。蓮子:首先將幹蓮子磨成粉。每晚取蓮子粉50克,龍眼肉30克,粳米50-100克,煮成粥。然後加入適量冰糖,睡前在1的小碗中服用。或者用幹蓮子肉50克,龍眼肉30克,冰糖少許壹起煎服。此法適用於心血不足心悸者。蓮子心每天用1.5g蓮子心曬幹,用開水沖泡,不喝茶。適用於陰虛火旺、痰炎心悸者。麥冬選用幹麥冬20克,以水代茶。或加入沙參30克,壹起煎服。此法適用於陰虛火旺型心悸患者。西洋參是西洋參切片3 ~ 5克,泡茶時常喝。適用於心氣不足引起的心悸或陰虛火旺者。用壹顆豬心,切好和姜、蔥、精鹽壹起煮。由於豬心補心,可治心悸,適用於心虛、心虛、心悸的人。也可以用1不落水的豬心,剖開,加朱砂6克,重湯燉3 ~ 4次左右,連吃2 ~ 3顆豬心。此法適用於痰炎驚恐障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