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把桑葉放在枕頭裏有什麽好處?治療失眠?桑葉的好處和用法?

把桑葉放在枕頭裏有什麽好處?治療失眠?桑葉的好處和用法?

桑葉:滋潤提神的佳品。

早晚冷,中午熱,溫差大,容易感冒。由於天氣幹燥,秋季感冒時,容易出現頭痛、口鼻幹燥、咽幹、咳嗽無痰或痰少而黏,嚴重者有痰中帶血等癥狀。

所以大家在選擇治療秋燥感冒的藥物時要有的放矢。過於辛辣、溫燥的產品,如麻黃、生姜等不能用。治療的關鍵在於清與潤的結合。清利潤燥能散火治燥,清利潤燥能治秋燥感冒。常用的藥物之壹是桑葉。

桑葉是桑科植物桑樹的葉子。它們有苦有甜,屬於肺經和肝經。它們有疏風清熱、清肺潤燥的功效。壹種藥既有清潤的功效。

桑葉在古籍中也被稱為神仙葉,世界上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桑葉祛寒熱汗。”《本草綱目》:“治勞咳,明目長毛。”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桑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球菌B、白喉桿菌、炭疽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此外,桑葉中的植物防禦素具有抗菌作用。中醫認為桑葉霜後更好,可以采集曬幹備用,也可以直接從藥店購買。

桑葉怎麽用

可以選擇30克幹桑葉泡水喝,每天壹次,也可以和梨皮、杏仁壹起煮湯泡茶喝,既能防治秋季幹燥感冒,又能養生。

針對燥熱傷肺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咳痰等肺部疾病,以及急慢性咽炎、支氣管炎患者,可將桑葉與麥冬(2:1比例)混合,以水代茶浸泡,效果顯著。

除了茶葉保健,桑葉味道鮮美,無副作用,富含葉綠素。即使煮熟了,也能長時間保持綠色,散發香味。如清淡潤燥的桑葉荷葉粥、桑葉紅薯粥可祛風清熱、健脾利濕、降血壓、清脂。

用桑葉、菊花當茶,防治外感風熱感冒,效果極佳。桑葉、杜仲葉也當茶喝,對治療多年缺血性心絞痛、腎虛引起的腰痛也有效。

現代醫學在研究桑葉化學成分和動物實驗的基礎上,發現桑葉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膽固醇、抗菌、抗過敏、抗氧化、抗衰老、美容、通便、利尿等作用。下面簡單介紹壹下:

桑葉枸杞茶

取鮮枸杞苗30克、鮮車前草30克、鮮桑葉60克,加適量水煎服。具有利尿、清熱的功效。

桑葉菊花茶

取幹桑葉20克,幹菊花20克作為茶衣,對溫邪、熱邪引起的發熱有降溫作用。

桑菊綠豆茶

取冬桑葉20g,菊花15g,黃豆60g,糖30g。本方具有清肝明目、消炎散風熱的作用,對急性結膜炎、眼睛紅腫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桑葉菊花山楂茶

菊花、金銀花各30g,桑葉12g,山楂15g,用開水沖泡4次,每次10 ~ 15min,代替茶飲。適用於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和動脈硬化。

此外,還有桑葉面、桑葉餅幹、桑葉蕎麥面等系列食品。桑葉提取物還可以作為蛋糕的安全色素,真的很有用,很有益。總之,我們不妨在這個秋天多了解壹下桑葉。真的是我們身邊不可多得的實惠保健品。

桑葉有很多防病治病的功效。

桑葉是桑科植物桑樹的葉子,味苦、甘但寒,入肺、肝經。具有祛風清熱、涼血明目功效。治療風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痹、癖疹、下肢象皮腫。

桑葉在古籍中也被稱為神仙葉,世界上最早的醫學書籍《神農本草經》記載:“桑葉祛寒熱汗。”《本草綱目》:“治勞咳,明目長毛。”《重慶唐雜文》說,“桑葉可治盜汗,但若與風熱同服,則肺氣清,即能解汗。疏風除頭痛,止胃腸瀉,有肝熱之崩漏,胎教之疾,尤因肝熱。”

主要成分

據現代研究,幹桑葉含粗蛋白質25% ~ 45%,碳水化合物20% ~ 25%,粗脂肪5%,並含有豐富的鉀、鈣、維生素C、B1、B2和A,以及銅、鋅、硼、錳等多種微量元素。桑葉中含有蛻皮甾酮、羽扇豆酮、蘆丁、桑色素、維生素、絳蟲酸、葉酸、富馬酸、外消旋肌酸、植物雌激素等人體所需的物質。

每片100克幹桑葉含粗蛋白約24.0克,粗脂肪5.0克,膳食纖維52.9克,鈣2699毫克。桑葉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其中γ-氨基丁酸226mg,谷氨酸2323mg,天冬氨酸2049mg,可見桑葉是氨基酸的寶庫。

桑葉的功效

1.低血糖:

桑葉能抑制血糖升高,其機理與桑葉中豐富的氨基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及多種生理活性物質(生物堿和多糖)有關。主要功能物質是桑葉中的DNA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從而抑制和延緩澱粉,食物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明顯抑制食用後血糖的上升。

2.抗菌活性:體外試驗表明,鮮桑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球菌B、白喉桿菌和炭疽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桑葉中的植物防禦素具有抗菌作用。

3.降血壓:降血壓的主要有效成分是γ-氨基丁酸。

4.降血脂:主要有效成分是植物甾醇。

5.抗氧化和抗老化:

這兩種功效的主要功能成分是異黃酮類化合物。根據浙江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歷時四年的實驗,證實桑葉具有類似人參的滋補和抗衰老作用。人參是熱補,桑葉是清補,老少皆宜,四季皆宜。

6.緩解更年期綜合征:桑葉具有穩定植物神經系統的作用,可緩解老年人更年期情緒激動、脾氣暴躁等癥狀。

7.美人

(1)治療黃褐斑:

臉上的褐斑經常困擾很多女性,可以用桑葉治療:取500g冬桑葉,放入水中煮熟消毒,去除雜質,晾幹備用。每日服用15g,開水沖泡當茶。1個月為壹個療程。壹般服用20天後療效明顯,斑塊消退或色素變淺。治療期間要多吃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

(2)皮膚護理:

用桑葉泡澡護膚可以使皮膚光滑。取50 ~ 100 g帶奶油的幹桑葉,放入鍋中,加水10 ~ 15分鐘,然後倒入浴缸冷卻,洗澡。不脫脂是很好的健美浴,皮膚粗糙的人可以盡快讓皮膚變嫩。若取適量冬桑葉,加水煎煮15分鐘,然後去渣取汁,再加熱濃縮,冰箱保存備用。每天早上洗臉時,在洗面水中加入30毫升冬桑葉煎劑,可治療面部雀斑和黑斑,使皮膚潔白、有光澤、如玉。

(3)痤瘡的治療:

痤瘡是壹種常見於年輕人的炎癥性皮膚病。進入青春期後,體內性激素分泌旺盛,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導致皮脂沈積,堵塞毛囊口,容易形成痤瘡。桑葉煎劑治療痤瘡。每日取鮮桑葉50g,水煎3次,壹般。

15天可以有效。如果取適量的鮮桑葉,搗碎敷在痘痘上,每天30分鐘,也會有滿意的效果。

(4)美發:

讓頭發烏黑亮澤柔軟。桑葉中含有豐富的銅,可以防治頭發和皮膚變白。取霜桑葉或鮮桑葉500g,去梗研成粉末;另取黑芝麻250克,炒熟磨碎;與白糖混合或制成蜜丸。每日早晚各服20g,開水送服。長期堅持能使白發變黑變紅潤,並能預防禿頂的發生。

(5)減肥:

長期堅持喝桑葉茶,可以明顯減肥。桑葉的利尿作用不僅可以促進排尿,還可以排出細胞內積聚的多余水分,所以桑葉可以消腫。桑葉還可以清除血液中多余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也就是清血的功能。肥胖是腹部和背部的脂肪細胞儲存了過多的脂肪。當血液中的中性脂肪減少時,儲存的脂肪就會釋放出來,以熱量的形式消耗掉。如此反復,體脂就會減少。所以減肥和改善高血脂是相互關聯的。此外,高脂血癥患者血液粘度較高,毛細血管內的流動尤其受阻。毛細血管只有我們頭發的1/100粗,很容易堵塞。心肌梗死和腦出血都是毛細血管堵塞的結果。桑葉中含有強化毛細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黃酮類物質,因此可以減肥、改善高脂血癥、預防心肌梗塞和腦出血。

8.松弛和消腫:

在桑葉的作用下,未被小腸吸收而轉運至大腸的糖類被腸道菌群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氫氣、丁酸、丙酸、乙酸、乳酸等有機酸。,使腸道內外環境呈酸性,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有調理腸道、改善便秘、腹脹的作用。桑葉還可以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改善水腫。

桑葉有壹個特殊的功效,可能大家不太熟悉,那就是止汗。神農本草經說:桑葉“味苦、甘、寒,微毒,主寒、熱、發汗”。《本草綱目》說:“霜桑葉,除寒熱盜汗,宜末服。”《應得本草》:桑葉味甘,性寒。先從陽明經說起。清西方之燥,滌東方之實。去風熱,益關節,疏肝止汗。“可見單獨研磨桑葉是可以治出汗的。”《本草綱目》不僅有類似記載,而且有生動的醫案:桑葉“止盜汗終,兗州有僧。每次躺在枕頭上全身都是汗,衣服被子都濕透了,20年都治不好。建司教采桑葉帶露,烤成粉,喝兩元空心米,幾天就痊愈。"

歷代醫家也有很多經驗。金元四大名醫之壹的朱丹溪,常用桑葉治療盜汗。他在《丹溪心法》壹書中記載:“霜桑葉磨成粉,取米止盜汗。”明末清初名醫傅青主非常擅長用桑葉止汗,也創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