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鄭玄優秀古籍

鄭玄優秀古籍

1,論語評論

孔子曾說過“學而不厭,教而不厭”和“怒而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年將至”之類的話,還說“十之八九立誌學”。孔子活到七十二歲。他57歲的經歷,使他既有德行又有學識,使他成為壹個偉大的學者和偉大的思想家,可謂驚天地,泣鬼神(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也是前無古人)。以這個身份,當他的高腳問他的時候,他的回答竟然是“聽到消息就在晚上死了,太不可思議了”。

孔子作為壹個有足夠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者,有必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和探索中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索宇宙的具體性質,而是探索社會和人生的具體氣質。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可能是有限的,但人的具體感受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他探索無限的“人”,這也正是孔子覺得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氣質和行為都處於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每壹次新的內容被探索,舊的規則被打破。“不知道別人不知道的,就不知道人是什麽。”孔子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人性是最難理解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論述,自然體現了他對人性的深刻見解。

陶行知說,千千萬萬個老師教人求真,千千萬萬個學生學做人。在這壹點上,與孔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仁德”觀不謀而合。他們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麽幾千年後提出的觀點驚人的相似?無疑,兩人都把“仁義道德”作為自己不斷努力實現和不斷學習的目標,以提高自身修養和道德水平,這是必然的。

為了學習,妳可以不知道三月肉的味道,這足以看出孔子的勤奮,但如果只是勤奮,恐怕孔子也不會那麽受世人尊敬。他的好學表現在各個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民,也不如老苗圃。這是實事求是。時時學習是壹種樂趣,這是壹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並不局限於我們普通人的思維:這是學習,那是不合適的。孔子會以最寬廣的胸懷接納世間的壹切,這是我們力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孔子是壹位擁有各種謀生技能,對人生意義有深刻見解的哲學家和教育家。壹方面,他有禮儀、音樂、射擊、科舉、書法、數學等各種專業知識,也有管理政治的觀念,對教育的目標有明確的方向。由於他眾多的知識和能力,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雖然他的許多生活技能細節沒有被保留下來,但他的生活智慧談話已經成為生活在世界上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寶庫。

這是孔子的學問!這是聖人之學!

也許我們凡人永遠不會明白永恒典範之學的內涵,但每個人都可能從中找到新的自己。

2、讀完之後的“大學”。

《大學》概括了人壹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作為人生第壹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說的“做人”。壹個人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才有能力治理好壹個國家,才能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壹個人不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情和家裏的事都管不好,那麽他就沒有資格做官治國,否則就會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傷害。所以,如果壹個人不懂得如何做人,無論他受過怎樣的良好教育,擁有億萬的財富,他的壹生最終都是失敗的壹生。古人雲:“官質即人品,先做官。”。另壹方面,懂得做人,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永遠會被銘記和學習。所以古人說:“智慧是美德的資本;美德是天賦的老師。”

雁南飛是壹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壹群誌同道合的夥伴互相合作,互相鼓勵,直到勝利的過程。他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形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只鵝翅膀的拍動都會給緊隨其後的同伴增加壹個向上的力,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有人這樣總結:壹個團隊的生命力不是技術,不是天賦,不是資本,而是相同的信念和團結的步伐。要像白求恩依平壹樣,“做壹個高尚的人,壹個純潔的人,壹個有道德的人,壹個脫離了低級趣味,有益於人民的人。”

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我們都為了壹個共同的目標來到這個集體。這是壹種緣分,更是壹種機遇,壹種在履行管理職責中實現個人價值的機遇。集體是我們每個人施展才華和抱負的舞臺,是走向成功的載體。這兩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的。不斷增強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妳可以有意識地將個人融入集體的大家庭,與他們同甘共苦,無私奉獻,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親手實踐。根據每天對自己的反思和修正計劃,毫不拖延地付諸行動,迅速把自己對做人的壹點點認識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從中學習,在實踐中體會。相信會有明顯的收獲。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人生最大的無知是欺騙;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暴自棄;人生最大的法寶是勤奮;生活中最大的禮物是寬恕;人生最大的罪惡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潔的人,有道德的人,親民的人,共同努力建設美好的明天!

3.中庸之道述評

這學期看了《中庸》,感覺收獲很大。中庸,首先是我們《中國文化概論》老師推薦的書目。其次,我們國社這學期的晨讀選材也是中庸;還有壹個原因是我之前壹直知道中庸,想看卻沒看。

中庸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國整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大智慧的結晶。相傳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秦漢時期的儒家著作,收入《小戴禮記》,後獨立成書,南宋朱將其分為三十三章。

當我第壹次讀到《中庸》的時候,我感到非常困惑。我不知道它是什麽意思,不是因為這些字很難辨認,而是因為這些字很容易理解。以前看《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文字,但是文章的意思很好理解。不過我還是堅持早上看書,查閱壹些資料幫助理解。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收獲不小。

關於“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中’,不變叫‘平庸’;中國是世界的正道,平庸是世界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中和”為基本概念,描述了“天人合壹”的形而上學。故第壹章以“天命之性,率真之道,修之教”為基礎。這句話是壹個掛簽,就像黃帝窗前壹只鳳凰鳥寫的“五始”(《春秋幹寶圖》說:黃帝坐於巨中,鳳凰在帝前捧書,其中寫了五始),是壹種突然出現的文采。是壹個從天命,從微觀表現,從天命的本質到修道的教導的過程。

書中說,“性”與“道”不可在壹瞬間脫離自身,要從戒、畏、隱、獨等方面培養自己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提倡中和。做到了中和,世間萬物都會各得其所,萬物都會發展壯大。“道”源於自身,脫離自性,君子必須學會自求才能得之。壹個真正的君子,應該從事物中學習,擺脫外來誘惑的私利,充盈自己天生的善。這種自我修養和自我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的。無論遇到什麽人,遇到什麽事,無論以後遇到什麽挫折,都要學會“為自己尋找”,壹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們要學習孟子“我壹日三救”的品質。

但是,要達到“誠”的境界,並不容易!尤其是在當今經濟市場化的社會,更難做到“真誠”。人性有很多弱點,歸根結底就是“貪”字。貪婪的人自古以來就過著悲慘的生活。中庸之道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婪,讓人心滿意足。總之,讀完《中庸》,我在人生做人上受益匪淺,並將終生受益。

4.荀子反思。

《荀子》三十二篇,以“勸學”為主導,與修道的順序非常壹致。“勸學”始於“君子曰:不可不學”。學習貫穿修道始終。沒有正確的洞察力,妳只能盲目的練習。但是,學習首先要有目標。我們要“始為學者,終為聖人”,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這種聖人教育與功利教育的區別在於“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勸學”最重要的是講清心法,見性法。此法是“積善成德,神明自得,聖心備。”只有美德明燦·道。但德是壹切有情眾生所擁有的,這叫性德。然而,僅有性美德是不夠的。因為眾生的性德被無明蒙蔽,無法展現其光明純凈的神奇功用,反而展現出骯臟的身心世界,使眾生白白承受旋轉六道之苦。

只有依靠修德,性美德的純潔和光明才能展現出來。修德是善的積累,善的積累是明道的食糧。良法與世不同。這種區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者自身心靈的力量。所以即使是儒家的道,也不局限於世間,這種理解是很膚淺的。儒家的極端也是可以誕生的。當然,在所有的生法中,佛教是最為高超和完備的。

“積善成德,神仙自得”這絕不是壹般人的境界。眾生之所以無知,是因為性道德受到阻礙。因為修德,他表現出性的美德,而諸神只用於性的美德。荀子自知自滿,非出於外。“聖心有備”,聖心誠。有準備的人會恢復過來,白白顯示真相。在荀子的時代,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國,但絕不能說中國無知,佛經上也說“諸聖賢以無為異”。

荀子可謂啟蒙以來無師自通,但他之所以能夠悟道,是因為他的學習與道不謀而合。在宣化稱贊他的成就之後,荀子談到了他的“天見其明,地見其光”的境界。天地之間有純光,可見荀子之證壹二。最後,荀子總結說“君子至關重要”,並鼓勵他不要少學,而要勤勤懇懇。

5、《老子》讀後感。

《老子》又稱《道德經》,是先秦時期道教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撰。老子的發言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

第壹,老子對道和道德的理解。

老子把創造世間萬物的普遍原理稱為“道”,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無意誌的、自然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在於道。《老子》第壹章說:“道可為道,而為不凡;名字可以點名,很有名。無名世界之始,萬物之母。所以,往往什麽都沒有,想看它的奇景;經常,我想看。兩個出來名字都不壹樣,都叫宣。神秘而玄妙,萬奇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壹般理解。

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飄不著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中唯壹的存在,“天生”是“萬物之始”,是終極實在,是萬物之根。而在本質上,道是不可定義的,不可言說的。它不能被任何物體定義,我們也很難用語言來表達它的特征。老子對道也有很多稱謂,包括“無”、“樸質”、“壹”。道是壹種無限無盡的狀態,是萬物之源。“道”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循環變化的過程中。“道”也可以看作是陰陽、剛柔對立的力量、事物和原理的相互轉化。

在“有”和“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為了具體事物的存在,所以無不等於零或無。“不似,不似”是老子對道“無”的樣子的描述。

第二,老子對宇宙萬物變化的看法。

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律是可以“不變”的。“常”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意義,所以“道”也可以稱為“常道”。除去常規道路之外的“德”,可以稱為“常德”。如果被稱贊為“壹無是處”,那就可以稱之為“經常壹無是處”;被贊為“妳”,也可以叫“常”。老子認為“知常則明”,知道常的人如果按照常來規範自己的日常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取私利,就可以稱之為公。“知之為常”就是遵從,也可以叫“攻明”或者“學之為常”。而如果不知道宇宙中事物變化的規律,違背規律,獨斷專行,也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

事物的變化有壹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當壹個事物的發展到了極致,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老子稱之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最柔,天下最強”和“天下不弱於水,強者不能勝”的說法。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與人交往中,“無利”和“無爭”的思想對於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緩解人們的壓力有壹定的作用。

6.關於《離騷》的思考。

在修遠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將上下起伏。

《離騷》是壹部具有濃郁浪漫主義氣息的高度藝術化的抒情佳作,奠定了中國詩歌史上浪漫主義傳統的基石,被後人視為浪漫主義的源頭。受楚巫文化傳統的影響,屈原以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用神秘莫測的筆,將雲龍神話中的鳳凰、天上的女神、大自然中的奇花異草和世俗世界的坎坷命運結合起來,在幻想與現實的和諧交融中,創造了壹個瑰麗、迷離、神秘的世界。

在浪漫的幻境中尋求,既是屈原內心沖突和壓抑的象征,也是其頑強個性的表現。對國家真誠深沈的愛和對自我高尚人格的堅持,使屈原始終堅守著自己的理想,與理想同生共死,最終與理想同歸於盡。他嘔心瀝血凝結而成的《離騷》,也塑造了壹個具有永恒光芒的不朽人格,千百年來壹直影響著中國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詩人劉勰曾評價說:“沒有屈原,就沒有李瑟娥騷。”正如他所說,《離騷》最震撼人心的是詩人屈原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現,這是屈原以前的詩歌所沒有的。

透過《離騷》,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優雅、清正、廉潔的美好形象,以及正直、誠實、執著的偉大人格。面對骯臟險惡的現實,屈原清醒地認識到前途的艱險和命運的多舛,但他不願屈心抑誌,寧願捍衛個人尊嚴,九死無悔。詩人在自然界和神話傳說中親手采摘花鳥草樹,賦予其非凡的象征意義,如用惠蘭這壹裝飾品來表達自己的高尚情趣,用香草美人來象征壹位睿智的君子,用善鳥草來代表壹位賢臣,而相反的蕭艾惡鳥則象征壹個小人,從而大大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使全詩充滿了奇妙而華麗的芬芳。

屈原壹心興國強國,實現美國政治,卻被冤枉,被貶謫。眼看著自己被楚王疏遠,被排擠出政治舞臺,愛國誌氣即將泯滅,心中充滿無比的悲苦和憤慨,“憤懣抒情”,於是有了《離騷》這首千古絕唱,震撼了過去,也讓現在眼前壹亮。

7、《旅途愉快》讀後感。

壹、“暢遊”——人在大自然中的心靈漫遊。

《逍遙遊》,選在人教版第四冊,是莊子的第壹本書,主旨是講人生境界。在莊子看來,人生的理想境界就是能夠在活著的時候“自由遨遊”。那麽,什麽是“暢遊”?

先說“逍遙”的語義。在《莊子》中,“逍遙”壹詞的含義是指壹個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精神狀態或內心狀態。《莊子》中多次使用“悠然”壹詞,有時單獨使用,有時與“仿徨”壹詞相對,但意義不變。如“閑遊無為,悠然睡其下”(《莊子。快樂的旅行》):“徜徉於汙垢之外,悠然於無為之業之上”(莊子。大師):“我樂在天地之間,而我自得”(莊子。讓國王”)。所以“無憂無慮”的本質是指壹個人自由任性的生活狀態。

其次說“遊”。“遊泳”作為人類的主要活動,既可以指向人的精神,也可以指向人的身體。莊子用這個詞的時候有兩個意思。但莊子的哲學講的是人的精神自由,他關註人的精神活動,是為了從人的精神自由中找到人生的出路。所以《莊子》用“遊”這個詞,多數情況下指的是人的精神活動,指的是人與自然融為壹體的“精神漫遊”。

《逍遙遊》中的“妳”也是如此。“遊”是壹種心靈的漫遊,是壹種讓心靈在“無限時空”中徜徉的精神漫遊,是心靈與道、造物主與天地之間的壹種天然的友誼和交流,也就是莊子。世界中提到的“世界與世界的精神交流”。在這樣的精神活動中,人與自然融為壹體,達到了“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莊子。萬物理論的平靜狀態,從而獲得心靈的自由與安寧。這種“遊”是“逍遙”的。

二、“至尊者”、“神人”、“聖人”——莊子世界觀、人生觀的核心是“道”。莊子認為“道”生萬物,“道”使萬物生生不息。世間萬物(包括人類),無論以什麽形式,無論發生什麽變化,都是這個“道”運行的結果,也是這個“道”的具體表現。這就叫“萬物由機而生,入機”(莊子。歡樂”)。“道”的本質特征是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沒有目的和宗旨。人類是沿著“道”而生的,所以人類的存在就像自然界的動植物甚至是沒有生命的世界日月壹樣,是自然的、無目的的、可取的,無為是自然的。

在《莊子》中,“真人”又稱為“至尊人”、“神人”、“聖人”。因為“真人”是按照天道、人性自然地生活,達到圓滿的境界,所以莊子也稱之為“至尊之人”:“真人”自然於世,無為而治,超凡脫俗,所以莊子也稱之為“神人”:“真人”是壹個得了天地之精的人,世間無道。《逍遙遊》中說“人無我,神無功,聖人無名”。這三個名字不同,但實際上指的是壹個。“無我”是無我之後的任性本性,“無名”和“無功”也是無我之後的任性本性。這三種狀態都是人在身、道、性中無為的平靜生活。只有這樣,“至尊者”、“神人”、“聖人”才能“乘天地之義,而抗六氣之辯,遊無止境而無事”,進行壹次人生的“逍遙之旅”。

8、《秋水》讀後感。

莊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壹。他的文章很浪漫,很大氣。下面我就談談學習他的壹部作品《秋水》後的壹些感受。這篇文章的意思主要是說明我們應該以什麽樣的心態去處理事情,也就是說,作為人,不能有“驕橫跋扈”、“高高在上,慢條斯理”的不利心態。《秋水》中也有很多句子可以和我們現在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相提並論。比如“為什麽河伯自鳴得意,把世界上的好事都做了?”。這句話的意思是:河伯壹直認為他生活的黃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勢很大。他以為天下的水都流到黃河去了,所以很驕傲,導致了河伯的狂妄。其實這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壹些情況是壹樣的,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當壹個人成就了壹點點事業,或者獲得了壹些小名利,他就會認為自己很偉大,誇大自己的貢獻,以自我為中心,而輕視別人。這也正是因為他在外界沒有遇到比自己更厲害的人,所以他才會在業內為自己驕傲。如果有壹天他被要求出差或者辯論問答,遇到比自己高的人,這個時候他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所以,在沒有親身接觸過出界的東西之前,不能認為自己很偉大。因為壹旦妳看到別人比妳強,比妳強。妳會覺得自己很渺小,無足輕重。我們要保持“中道”,不要被名利牽引,否則妳會被比妳更有見識的人嘲笑和鄙視。只有在“中道”的邊界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學習和研究。同樣的道理,作為壹個佛教高僧,我們也不能急著去告訴壹個對邪見了解很深的人,因為這種正確的認識,可能會讓他不僅無法接受,還會認為我們是惡魔,會讓他憤怒,會讓他誹謗。這只有在他的因緣成熟,能夠接受真相的時候才能做到。也就是說,當我們要去引導壹個人的時候,莊子的《秋水》讓我看到了大智慧和大美,理性和思想的萌生也讓我的人生逐漸走向了更高更美的境界。

9.關於“歸園”的思考

好友金明多次稱贊甘國祥先生最新的壹課《歸園》是他聽過的最好的壹課。這壹課有多好?用金明自己的話說,“下課壹個小時沒說壹句話,那天午飯也沒吃”——因為壹直沈浸在上課帶來的震撼中。金明的課很多,普通的課他很難感受到這樣的感情。這個班壹定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我想。於是我抄了金明的甘老師的課,等心平氣和了,就打開來虔誠地聽。

長假最後壹天,什麽都沒安排。吃完早飯,我先做了壹些準備工作:找到陶淵明的《歸園》,開始研究,試圖對這首詩有自己的“先入之見”。這首詩不深刻,容易理解。如何讓二年級的孩子理解這首詩的含義,壹定是這首詩學習的難點。甘國祥先生是如何帶領孩子們走進陶淵明的詩意境界的?帶著這個懸念,我開始看課。

前半節課,甘老師通過講解背景來講解《歸園(上)》,讓學生了解陶淵明歸隱山林的原因——為了擺脫束縛心靈的藩籬,回歸自然,做心靈的主人。然後解釋單詞,梳理句子,大聲朗讀。上了20分鐘略顯沈悶的課後,興奮開始了。甘國祥老師設置了幾層沖突,讓看似平淡的課堂動蕩不安。

"這首詩是關於壹個農民的艱苦生活嗎?"這個問題把孩子的理解提高了壹個層次,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首詩很容易被誤解為歌頌農民的艱苦生活。甘老師抓住了關鍵詞,讓孩子們明白了,詩裏描寫的是壹個厭倦了官場,渴望回歸自然,回到農村的士大夫。下壹個問題是本課最關鍵的問題:“那麽,我問同學,妳認同他的生活方式嗎?”今天學習這樣的詩詞有什麽意義?“精彩!這個問題壹針見血。是的,在今天,學習“歸園”有什麽意義?甘老師不愧是大師。借助壹張八卦圖,他讓孩子們做出充分的選擇。並討論。同學們開始積極思考,有的說學這首詩沒意義,有的說有意義。經過師生討論,孩子們達成了壹個“暫時的知識”——陶淵明追求精神自由而不被世俗生活所汙染的思想,值得永遠學習。在此基礎上,甘先生提到了美國的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然後總結了他們的精神境界:思想清凈,生活簡樸。後來甘國祥老師以“以己證詩”將課堂推向高潮。看到這堂課,我不禁驚嘆!

《瓦爾登湖》是我最近在重讀的壹本書。讀完梭羅優美的文字,壹股清涼的湖水仿佛流進了我的心裏,清澈見底,如秋水般滌蕩著我的心靈,不染塵埃。梭羅說:“我來到這片森林,是因為我想過自省的生活,面對生活中最本質的問題。”

聽了甘國祥先生的《歸園》,回想起《瓦爾登湖》中描寫的田園風光,不禁想到:在我們這個後現代社會,人類的現代文明在改造和穿越自然環境之前,是不是應該多壹些自省和自省?是不是每個身處繁華都市,忙著名利場的人都應該多問壹問,多反思壹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回到花園洋房,和瓦爾登湖壹樣,既是作家的,也是所有人的,古今皆是。

讀讀《歸園》和《瓦爾登湖》,讓身體與豆芽菜的野草親密接觸,讓心靈在湖中感受壹點點寧靜和清涼,多壹份從容和灑脫,少壹點浮躁和喧囂。這不是追求時尚和自命不凡的優雅,而是回歸自我的必要。

如果地球上多壹些瓦爾登湖,多壹些陶淵明式的“田園”,人類就有了壹個安靜祥和的後花園。

10,念奴嬌的想法

蘇軾的詞,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不那麽拘泥於壹種模式。有時候放壹本直書就成了“調不上的詩”。有壹些從內容上看還是挺普通的。就像長江滿是泥沙,不是清水壹樣。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展現出大河的宏大氣勢。人們可以對它吹毛求疵,但他們永遠不能否認它。

蘇軾的《念奴嬌》無疑是宋代名篇。如此高的立足點和對歷史人物的精妙書寫,不僅在詞界罕見,在詩國也不多見。

他壹動筆就大搖大擺,威風凜凜:“不歸之河,千古風流人物”——想想幾千年來歷史上出現過多少英雄,都是時代的驕傲。誰不佩服他們的英雄浪漫,誰不仰視他們的長相!但“長江後浪推前浪”,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和新陳代謝的客觀規律,現在回頭看,那些“風流人物”當年的成就,似乎都被長江的波濤不斷沖刷,漸漸淡漠,漸漸褪色,最後,成為過去式。

《浪花淘盡》——既生動又傳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從壹開始就把握了歷史發展的規律,高度凝練地寫出了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的位置。真的是“戰略計劃”,占了先機。太神奇了。

“老根據地以西,人文是三國周郎的赤壁”——以上已泛指“風流人物”。在這裏,我們進壹步提出“三國中的周郎”作為文章的主腦,於是文章誕生了。

“山石雲崩,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這是場景寫作,必不可少。總之,山石如墜雲煙;壹句話,波濤如撕岸;由於亂石嶙峋,驚濤駭浪的掙紮,無數的海浪卷成無數的雪堆,忽起忽落,忽隱忽現,蔚為壯觀。

“如畫如山,壹時英雄多。”——“如畫”是從眼前的風景得出的結論。山河太美,人物壹時英雄。這長江,這赤壁,能不引起人們對往事的懷念嗎?所以,這就導致了下面這種感受的表達。

“回望公瑾,小喬初嫁,波瀾壯闊”——作者在這裏單獨提出周瑜來,作為這裏的代表人物,不僅是因為周瑜是《赤壁之戰》中的關鍵人物,更是出於藝術剪裁的需要。

“人間如夢,壹尊還在月上”——所以我只好心胸寬廣。反正以前像夢,現在也像夢。我還是拿起酒杯,對著江面明月倒壹杯,以示對它的敬意吧。這裏用了“如夢”這個詞,正好回應“浪淘盡”的開頭。因為風流人物不過是“浪淘盡”,世界不過是“如夢如幻”。何不心胸寬廣,過於執著!這是壹股長期潛伏在蘇軾思想中,並與現實世界表現出離心傾向的暗流。階級的局限是如此的不可避免,以至於在他的生活中經常會時不時的跳動。

正是通過這些創作實踐,詞的新世界逐漸發展壯大。蘇軾的《念奴嬌》是壹個極好的開端。時至今日,它仍像壹座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發展史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