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海南歷史簡介

海南歷史簡介

1.據明代《鄭德瓊臺誌》記載,海南島在唐、虞時稱為“南服廢酬”,在秦時稱為“郡外”。這說明海南島在當時是祖國偏遠的邊陲。海南島是四大流放地之壹,主要是亞洲,位於中國最南端。

2.丁原六年,西漢武帝(111),將軍呂伯德,造船將軍楊府率兵平定南越叛亂。元豐元年(前110),在海南島設置朱雅縣(治今天瓊山)、儋州縣(治今天儋州)。隸屬膠州市秘書處管轄。這是海南島在中國版圖上最早的兩個行政地名,標誌著中央政府開始直接統治海南島。

3.金太康元年(280),朱雅縣並入合浦縣。朱鷺變龜甲。合浦縣領導合浦、南平、宕昌、徐聞、龜甲、竹管縣。它屬於膠州。不久,諸關縣被廢。西晉時,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於交州。

4.南北朝,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重新建立朱雅郡,統治徐聞,但很快被廢除。朱官、朱祿屬越州。梁武帝大同(535 ~ 546)年,在飛爾縣之地設崖州,統壹於廣州。

5.唐代改郡為州,唐武德五年(622)改郡為儋州。支索還在依倫縣。嶺南道轄雅州、儋州、周振、萬安、瓊州等5州22縣。海南的簡稱“瓊”出自唐代的瓊州,屬於嶺南路。後來屬於南漢。

6.宋元時期,宋太祖開寶在平南漢四年(971年)。宋朝壹州三軍,瓊州領五郡,南寧領三郡,萬安領兩郡,濟陽領三鎮,從壹開始就壹直領著海南地區。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為瓊州路軍民安撫部。元文宗二年(公元1329),改為甘寧軍民安撫部。不久,定安縣升為南建州。從宗末到鄭末,海南作為書省劃歸廣西。

7.明清時期,海南在明代設立瓊州府,統領雲、萬、雅三州10郡。清代海南的建制仍沿襲明朝。明太祖洪武元年五申(1368)三月,明軍南下,六月,元朝海南海北路、海南支帥投降。

8.明代,南海諸島改為崖州。到了明代,被“依附”的黎族人也被編入土都、都督、項等基層組織,並轉移到州縣,在那裏和漢人壹樣繳納糧食。清初,西沙群島(稱“千裏長沙”)和南沙群島(稱“萬裏石塘”)屬瓊州府萬州管轄。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清代海南建瓊崖路。隸屬瓊州府(轄今瓊山府城),統領1州8縣:瓊山(轄今府城)、澄邁(轄今老城)、定安(轄今溫溫鎮)、文昌(轄今鎮)、會同(轄今瓊海市東北)、樂惠(轄今瓊海市東南)、臨高(轄今臨城鎮)。

9.民國時期,1912年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瓊崖道設在瓊山府城,道印設治全島。民國初期,海南島還建在清朝,就在瓊崖路上。* * *轄13縣:瓊山、澄邁、定安、文昌、瓊東(即清代會同)、樂惠、丹縣(1912儋州改縣)、儋州。民國三十八年(1949)四月,海南特別行政區成立,隸屬行政院。海南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和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設在海口。

10,新中國成立,1980 1,改稱海南行政公署。1984 10年10月,海南行政公署撤銷,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1981年,海南行政區隸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直接管轄瓊山、文昌、臨高、澄邁、瓊海、屯昌、丹縣、萬寧、定安縣,在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設有辦事處。1987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被撤銷。1988年4月3日,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