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大沽口炮臺遺址的歷史意義

大沽口炮臺遺址的歷史意義

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反抗侵略和暴力的歷史見證。從1840到1900的整整六十年間,外國列強為了攫取在中國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先後四次入侵大沽口,憑借的是”。在侵略者的槍炮逼迫下,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面對強大的侵略者,大沽湖地區的軍民壹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浴血奮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敢堅強的民族精神。為此,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在1859撰寫了《新的對華戰爭》壹文,嚴厲譴責侵略者挑起了壹場“海盜式”的戰爭,熱情贊揚中國的抵抗是“理性的”正義行動。

大沽口炮臺等大量歷史文化遺跡。是天津歷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為了保護這些歷史文化遺存,塘沽區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人力、財力等諸多因素,這些工作大多停留在遺址的基礎研究和保存層面,對歷史文化的挖掘、開發和利用還遠遠不夠。濱海新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高速運轉下傳統歷史的流失引起了城市規劃者和經營者的普遍關註,保護傳統歷史文化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大沽口炮臺遺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大沽口炮臺歷經滄桑,幾經廢立。是帝國主義侵華的鐵證,更是教育後人不忘國恥,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科技興國”的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