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非常非常好的畫,大方題西林壁,有哪些古詩詞的畫?

非常非常好的畫,大方題西林壁,有哪些古詩詞的畫?

話題錫林墻

作者:蘇軾

蘇軾(1037 65438+10月8日—165438+8月24日),字子瞻,字何中,名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河北欒城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宋神宗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工作。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任永璉助使。宋哲宗即位後,歷任翰林學士、讀書學士、禮部尚書,在杭、潁州、揚州、定州等地皆知。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至惠州、儋州。宋徽宗獲大赦,返回北方,途中死於常州。宋高宗追授太師,謚號“文中”。

贊賞:

這是壹首有圖有景的山水詩,也是壹首哲理詩,在廬山風景的描寫中蘊含著哲理。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貫山水,山色蔥郁,壹望無際;邊上峰巒起伏,奇峰叠起,升騰入雲。從遠處和近處的不同方向看廬山,看到的山色和氣勢都不壹樣。最後兩句話表達了作者的深思:我們之所以從不同的方向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是因為我們在這座山上。換句話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陰影,才能全面掌握廬山的真面目。全詩緊緊抱住遊山談自己的獨特感受,借助廬山的意象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所以親切自然,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