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郭茂謙的《樂府詩集》分十類是什麽意思?

郭茂謙的《樂府詩集》分十類是什麽意思?

《樂府詩集》是我國繼《詩經·風》之後的壹部古代樂府詩集,由北宋郭懋謙編撰。有100卷,是最全的樂府曲集。樂府詩集是兩漢魏晉南北朝民歌的精華。內容非常豐富,反映了廣泛的社會生活,主要編纂了從韓偉到唐五代的樂府歌曲,以及先秦到唐末的歌謠,共有五千多首。它的收藏很廣,各種都有大概的順序,每首歌都有解。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職,包括著名的民歌《木蘭詩》。

《樂府詩》是宋代郭懋謙編撰的。“樂府”原是古代朝廷掌管音樂的機關名稱。它最早建立於漢武帝,南北朝時就有樂府機關。其具體任務是制作樂譜、收集歌詞、培養音樂人才。歌詞有兩個來源:壹部分是文人專門寫的;壹部分是從民間收集來的。後來,人們把樂府機關收集的詩歌稱為樂府,或稱樂府詩、樂府歌,於是樂府由官方名稱變為詩名。

郭茂謙編纂的樂府詩有100卷,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樂府歌曲集。主要記錄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曲,以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有五千多首。它的收藏很廣,各種都有大概的順序,每首歌都有解。它是繼《詩經·風》之後的壹部名詩集,總結了我國古代的樂府歌曲。

《樂府詩集》是壹部樂章和歌謠集。宋代郭茂謙主編。該書收集了漢魏唐時期的樂府詩,共有65,438,000多冊。根據音樂性質的不同,收集的作品分為交妙曲、曲、宣道曲、橫吹曲、和聲曲、曲、舞曲曲、秦曲、雜曲、現代曲、新樂府曲等65440首。其中,角苗歌、佘艷歌、倡導歌、舞蹈歌多用於宮廷祭祀和宴飲,屬於貴族文學,其思想性和藝術技巧都不太盡如人意。

而香河歌、雜歌、清商歌、雜歌等等都保存了很多民歌,最值得珍惜。書中每壹類都有總序,每壹首歌都有解答,詳細解釋了樂曲的起源、性質和演唱樂器。其中保存了許多失傳作品中的壹些珍貴史料。《樂府詩》是我國歷代最早的壹部樂府詩集,也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壹部樂府詩集,對於文學史和音樂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各類音樂的編排上,古詞為先,文人的摹仿作品為後,可見樂府古詞對文人的影響。現存版本有明末《集古閣》刊本、明轉刻本、四輯影印本、中華書局排印本等。

樂府詩中的詩歌以音樂曲調分類,並對壹些曲調影響後世的音樂進行了解釋。如《漢跨吹歌》中的《梅花落》和《雜歌》中的《難去》只是鮑照提出的最早的壹首,但編者仍將《梅花落》歸為漢跨吹歌,並在《難去》的解釋中引用了《陳五別傳》,指出這首曲子在魏晉以前流行於北方牧民中,說明它是早的。反映了民歌對文人詩歌的影響以及音樂與詩歌的關系,為各類音樂的同壹主題指出了前代音樂與後世音樂的傳承關系。比如《鼓梁橫吹》中的黃丹思,編者引用陳是知的《古今樂錄》為“漢橫吹黃”。

《樂府詩集》對歌唱的起源、性質和所用樂器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說明。書中的這些解釋引用了許多佚文,如劉崧、張勇的《鄭聲元嘉詞錄》、王僧虔的《南齊詞錄》、陳是知的《古今音樂錄》等,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史料。這對文學史和音樂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但有些可能是道聽途說,不可信。

《樂府詩集》也有不足之處。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不宜將部分文人詩收入樂府。此外,由於它側重於曲調,錄制的歌詞往往與關於曲調的敘述不壹致。如《現代抒情詩》中水碓閣的編者認為是楊迪皇帝巡視江都的時間,而《唐曲》中並未註明作者。其實這些歌詞恐怕都是從唐朝的作品裏混出來的。比如第二首詩《如破》,明明是杜甫的詩。

《樂府詩集》將樂府詩分為12類,如郊廟詞、射燕詞、鼓吹詞、橫吹詞、和聲詞、清商詞、舞詞、琴詞、雜詞、近體詞、雜詞、新樂府詞等。其中又分為幾個子類。比如橫吹的詩,就分韓橫吹和梁鼓角橫吹。相和歌可分為六種語錄,相和歌、銀灘歌、平調歌、清調歌、湖調歌、楚調歌、大曲。清商的歌詞分為武聖歌和西曲歌。在這些不同的音樂作品中,交妙曲和佘艷曲屬於宮廷使用的樂章,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不盡如人意。倡導歌、舞蹈歌中也有壹些藝術價值較差的作品。但總的來說,它收集的大部分詩歌都是優秀的民歌和文人以樂府為老題材寫的詩。在現存的詩歌總集中,《樂府詩》是壹部創作較早、匯集了歷代各類樂府詩的重要總集。

成就貢獻

《樂府詩集》的重要貢獻是將歷代的歌曲按曲調進行收集和分類,使許多作品得以成書。這為樂府詩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例如,漢代的壹些優秀民歌,如《尚墨桑》、《東門興》等,都可以在《宋書》中找到?《樂至》、《孔雀東南飛》見於《玉臺新詠》,部分散見於《文藝雷劇》等古籍,由編者收集整理。特別是壹些古老的民間歌謠和諺語,壹般散見於各種史書和壹些學術著作中,大多為前者所忽略。至於杜的《古諺》等後期著作,則遠晚於此書,顯然是在此基礎上編纂而成的。

樂府詩的編纂,就是把每首曲子的“古體詩”(無名氏寫的較早的詩)或較早出現的詩放在前面,後人的作品列在後面,讓讀者明白有些文人詩是受民歌或前代文人的影響。比如和聲、秋露、浩立的歌在《宋書》?《樂誌》這本書裏只有曹操的小品,但這本書裏有漢代的古詩。雖然曹操擬作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上均高於《古詞》,但要解釋這首曲子的出處和本意,卻遠沒有那麽明顯。又如《尚墨桑》,原是漢代“和歌”中的“調調”。只有曹操和曹丕的草稿和金悅對屈原九歌的改寫被記錄在《樂誌》中。山鬼的詩;至於桑的古代詞,則屬於“大曲”範疇。

在《樂府詩集》中,先有古詞的記載,使讀者明白曹操等人的作品不過是在古詞曲調基礎上的新詞。本書還附上了後世為桑所作的各類詩詞,如《采桑》、《葛炎行》、《羅福興》、《東南角日出》、《日遊》等。,由此可見桑對後世文人的影響。再比如陸機的詩《東方頌》和鮑照的《東方頌》排列在壹起,說明同壹個曲調可以組成各種內容完全不同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