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升級,傳播方式叠代,閱讀渠道多元化是必然。尤其是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短視頻“讀書”滿足了人們碎片化的閱讀需求。比起那些沒營養、賣壞風俗的短視頻,看“視頻評書”至少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增加了壹點知識。特別是短視頻呈現的內容豐富、立體,更容易激發人們的發現興趣,可能會達到“引流”書籍的效果,這也是壹件好事。
當然,再多的“視頻講故事”畫筆也無法替代真實的閱讀。更別說,所有視頻內容都是二次加工的產物,博主水平不壹,對書籍的理解有深有淺,犯根本性錯誤的人也不少。流量經濟下,還是有很多賬號只想賺快錢,或者靠編輯模板,文案內容不改。
或者故意制造噱頭,堅持歪歪扭扭地讀好書。即使視頻制作精良,三五分鐘的視聽體驗終究是壹種文化快餐。復雜的邏輯和艱深的思想難以傳達,作者埋沒的細節可能在插科打諢中被遺漏;文字背後的深刻哲理更容易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讀...畢竟“視頻評書”最多只能起到短暫的作用,與真正的書籍不同。
"閱讀是壹種便攜式避難所。"讀書的價值在於認識事物,理解事物,享受求知的過程。透過別人的視角,遠不如仔細閱讀,感受墨香。真正的愛書人,才能體會那種心平氣和,前途光明,豁然開朗的感覺。更何況,越好的書,讀起來越“笨”,更難被刷視頻等輕經濟的形式取代。
今天,互聯網和屏幕無處不在,壹切似乎都是網絡化和快餐化的。但是不管我們有多匆忙,我們的生活有多忙碌,我們還是應該找些時間看書。畢竟,慢與靜能引領我們走向更豐富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