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方面,楊邦傑決心策劃和處理學校的壹切工作,親自處理或嘗試了蠶桑課程的安排、講義的編寫、桑園蠶室的建設、實驗研究工作的開展、實驗蠶的飼養計劃、技術人員和工人的聘用和培訓等壹項壹項的工作。同時親自教授相關課程,編寫養蠶學、養蠶學、養蠶學講義。這些講座以日本教科書為主要參考資料,同時吸收了國內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生產經驗,以及他自己的實驗、觀察和研究成果。在翻譯國外采用的術語時,我們往往會與蠶業內人士反復討論、推敲,然後確定更適合中國實際的中文術語。講義編好後,很受其他養蠶學校的歡迎,被選上參考。
1936-1937期間,中山大學農學院蠶業系在有關方面的支持下,開辟了400多畝桑園和桑園品種,保存了115個桑園品種,建設了1大型蠶種冷藏庫,添置了各種儀器設備,用於教學和科研。
1938年日軍南侵,10年蠶桑系隨本部遷至雲南澄江,教學工作因經費短缺而陷入停頓。此時,蠶業系統保存的蠶品種有500多個,包括許多珍貴的原始材料、基因型材料和生產品種,飼養和保存都非常困難。壹旦丟失或死亡,將對我國蠶業造成巨大損失。轉戰廣西時,發表《抗戰與蠶桑》等文章,陳述蠶桑對抗戰和建國的意義,並帶領陳、蔣同慶、、唐等人去見廣西建設廳農林處負責人。我等了三天才面試,撥了壹筆錢。當時有人勸他為什麽這麽卑微。他說:“我寧願為養蠶犧牲壹切,等兩三天也不算什麽!”聽者深受感動。由於獲得資金,蠶業部門在越南河內(當時是法國殖民地)設立工作站,在廣西龍州規劃萬畝綜合蠶業場,在廣西平南設立蠶種場,在廣西桂林設立蠶種繁育工作站。後來蠶業系隨中山大學從雲南遷到廣東坪石和湖南宜章。楊多次向湖南省建設廳申訴,得到了支持。他在湖南耒陽創辦了湖南絲綢改良場,在湖南澧縣和長沙分別設立了養蠶工作站。廣西、湖南等地蠶業逐步發展,蠶業系統保護的500多個蠶品種全部得到妥善保存。
抗日戰爭後期,楊邦傑、中山大學的部分教員和湖南絲綢改良廠的全體職工,為躲避日軍入侵,轉移到湖南宜章薛家水遊山山頂,住了壹年多。1945年8月25日才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他在興奮高興的同時,想著壹定要盡快復員,恢復生產。9月4日,1945,他帶著幾個員工出發了。當時,公路和鐵路都被日軍破壞了。他們由陸路、水路到達長沙,向省建設廳申報,申請在澧縣設立絲改良場,在耒陽設立工作站,在長沙設立辦事處。批準後立即進行復員,以便湖南絲改良場迅速恢復試驗和生產。
1928年楊邦傑回國後,幾十年如壹日地在華南建立和發展蠶業教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為提高兩廣湘蠶業生產做出了畢生的努力和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