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西漢,壹斤相當於258.24克,壹兩相當於16.14克;
2、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壹斤相當於222.73克,壹兩等於13.92克;
3.隋朝初年,壹公斤相當於668.19克,壹兩等於41.76克;
4.隋末壹公斤相當於222.73克,壹兩等於13.92克;
5.從唐代到清代,壹斤相當於596.82克,壹兩等於37.30克。
擴展數據
古代二十四銖為壹兩,十六兩為壹斤。
古代參考文獻:
1,西漢:劉安《淮南子·天文訓》:“十二銖為半兩,余額為左右。因為相乘,二十四銖就是壹兩。”
釋義:十二銖等於半兩,平衡木有左右兩端,所以要多壹杯,所以二十四銖就是壹兩。
2.漢代:劉向《說苑辨事》:“十六粟為壹豆,六豆為壹銖,二十四銖重壹兩,十六兩為壹斤。”
釋義:十六粟(古代以十粟為重)為壹豆(古代四升為壹豆),六豆為壹銖,二十四銖為壹兩,16為二斤。
3.官方史書《宋史·法紀》:“壹兩,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之重。”
釋義:壹兩等於二十四銖,兩千四百粟的重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