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禦,本名尤魯,字玉娟,本名嚴農,小名於涯子,是清代奇人,也是乾隆皇帝任命的禦醫,乾隆皇帝還稱贊他親筆題字“吳渺黃奇”。他創立了中醫新派——長安學術派,為中醫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壹代宗師。
黃元禦1705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就立誌助人。因其智力過人,從小就是農村鄰居口中的神童,18歲考上秀才。在當時的朝代,五官不正常的人是不能入仕的,所以黃元禦的仕途徹底毀了。悲痛過後,他決定成為名醫,幫助他人,從此走上了棄儒從醫的道路。
因為他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閱讀歷代醫書毫無障礙。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成功地與中醫合作,然後他開始拯救世界。在他行醫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臨床經驗,慢慢提高醫術,醫名也隨之興盛。後來人們把他和諸城名醫臧美姬壹起稱為“南臧北黃”。
黃元禦的醫學成就:
黃元禦,明玉路,同字行。又名坤仔、煙農、郁七子。清代山東昌邑黃嘉鑫葛村人。他生於1705,死於1758。黃出生於書香門第,天資聰穎。"百家爭鳴的書,壹讀就化掉了,在他耳朵裏崩掉了."。
而且,他是壹個很有抱負,致力於知識學習的人。他自稱“過濾玄學之見,思慮浩瀚無垠,空學悟道,自負古今無雙”。不幸的是,30歲時,他患了眼疾,被庸醫誤認,左眼失明。
從此深深感受到醫學的重要性,於是舍棄了考崗和事業,潛心研究《靈蘭經》和閱讀《仲景傷寒》,苦讀《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終於成為壹代名醫。這與他紮實的文史哲基礎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