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我國有哪些保護文物的措施?

我國有哪些保護文物的措施?

分類:社會民生> & gt法律

分析:

全國人大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國務院成立文物局。

在全國設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管理機構。

建設各級博物館。

積極加入國際公約。

積極申報世界遺產。

通過法律加強海關檢查。

文物分類系統。

鼓勵個人合法收藏。

加大資金投入。

-

此外,請參考* * *:

中國文物保護體系分為可移動文物保護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兩大體系。負責文物保護的核心機構是各級文物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2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將文物定義為:“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與近代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紀念、教育或者歷史價值的重要史跡、實物和代表性建築;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珍貴藝術品和工藝美術品;歷史上各個時期的重要文件和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反映歷史上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社會制度、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

可移動文物主要由博物館保護。可移動文物多收藏於國家設立的、保護設施良好的博物館或紀念館、科研院所,故稱文物藏品。館藏文物分為壹般文物和珍貴文物。珍貴文物分為壹、二、三級文物,必須建立文物收藏檔案。各級文物局負責保護可移動文物。

不可移動文物的主要保護主體主要是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還包括世界遺產、重點風景名勝區、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鎮(村)等。

文物保護單位。分為國家級、省級、縣級,以及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近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其他六類,由各級文物機構管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由國家文物局提出,報國務院批準。目前已核定公布***127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批。在臺灣省,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古跡。

歷史文化名城。分為國家級和省級,由各級建設部門和文物機構管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由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提出,報國務院批準。目前,已有三批102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獲得批準和補充。

歷史文化名鎮(村)。分為國家級和省級兩個層次。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由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選公布。目前已經公布了壹批10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12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景點。分為國家級和省級兩個層次。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由建設部提出,報國務院批準。目前已經公布了五批***177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世界遺產。壹般情況下,我國申報的世界遺產項目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由建設部或國家文物局提交申報名錄,由教育部統籌,以中國國家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提交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申請。目前,中國有30個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