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代醫生是如何準確判斷中藥材的性味歸經的?

古代醫生是如何準確判斷中藥材的性味歸經的?

古代醫家對藥物性味、歸經、功效的判斷有壹定的理論依據。很多人在沒有中醫理論的情況下,用純醫學實踐來解釋藥物的性味是不準確的。簡單地理解為“口中知味,腹中知味”必然有失偏頗。其實藥物的理論支點還是植根於中醫的陰陽學說和中醫的整體觀念。收集的數據匯總如下,僅供參考:

1.氣味是判斷藥物性質的主要依據。

這裏把氣和味分開討論,氣可以理解為鼻子聞到的氣味;味是口中的味道,鼻要分陰陽於口的上下之間。中醫認為,鼻吸天之清氣,屬陽,口嘗地之谷,屬陰。所以《內經》說“鼻接天氣,口接大地。”

氣為陽,味為陰~黃帝內經

氣味濃烈的藥物多屬陽,升浮發散,歸表、陽經、六腑,性溫或微寒。對於味重的藥物,則沈降收斂至有裏,歸陰經,歸五臟。藥性偏寒或微溫。有強烈氣味的藥物可以升降,可以從外到內引入。氣味較淡的藥物比較輕佻,但不守。當氣含陰陽時,則濁以清黃元禦。

1.氣屬陽,陽主動。

(1)氣味柔和芳香,氣薄,屬陽,能作用於體表上部,升浮發散以驅邪。藥物多為微寒或微熱,如荊芥、防風、羌活、菊花、陳皮、柴胡等。

作用於體表的藥物入肺是因為肺主皮毛,散逸的藥物有止瀉的作用,入肝。

(2)氣味汙濁,氣濃,屬陽之陰,可作用於下半身,沈。藥有多冷或多熱?例如大黃、蘆薈、附子、肉桂,氣味刺鼻,入下焦溫陽。

藥物作用於身體,因為脾腎先後為天,多入脾腎。

氣薄則泄,氣厚則發熱~黃帝內經

(3)辛味者發散通經,刺激陽氣,如生姜解表、細辛通絡;

味甘者,如炙黃芪、炒白術、炒扁豆等,可益氣健脾和胃。

新幹發散成陽

酸味者有澀味,山茱萸、五味子、石榴皮均可收斂。

味苦者有溢性,如黃連。

辛酸苦辣湧入陰

黃芪

2.味屬陰,陰主靜。

①味屬陰,五味配地五行。如果口味偏辣,可以降低金氣的稟賦。比如生姜可以止嘔,薄荷通過辣金制木可以疏肝。

酸味入肝,控制溫度上升。比如山茱萸溫肝提神。

味苦的藥物入心,主火,微苦,屬心火之性,因火炎而升,性溫燥,如淫羊藿、鎖陽、防風;如果苦味極其厲害,則萬物顛倒,但會沈水泄,如黃連、龍膽草。吳茱萸味苦、辛、正。雖有不良作用,但藥性溫。

味甘入中焦脾胃,土富養,可升可降。比如黃芪,少量養,大量降。

每味藥都是用來取其氣,取其味,取其形,或取其精~清。徐陵胎兒。

麻黃

(4)花、葉等質地較輕的藥物入藥,多為升、浮、散,主運屬陽,作用於體表皮毛,入肺經,性溫或微寒。如麻黃、浮萍、荊芥、防風、紫蘇葉、菊花、桑葉。

紫蘇的葉子是紫紅色的,枝葉是空的,就像保衛氣白天在陽裏活動,晚上在陰裏活動。葉子能出汗,血汗就清了。張誌聰

⑤質地較重者,傾向於降陽降氣,藥性偏陰寒,如赭石、磁石、牡蠣等。

⑥藥用部分為根莖,需要滋養地上的枝葉,多為向上運動的力量,以滋養和散化為主,如黃芪的溫養和羌活的散化。

⑦藥用部位為種子,瓜熟時易脫落,作用力多向下,有降氣化痰收斂的作用。如紫蘇、白芥子、牽牛花能降氣,金櫻子、黃芪能收斂腎氣。

總結:古代醫家以氣、味、形、質綜合分析每味藥,結合應用經驗確定中藥性味功效。毒品經常被用於多種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