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消耗氣陰兩虛證簡介

消耗氣陰兩虛證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定義4氣陰兩虛內耗癥狀5證候分析6氣陰兩虛內耗治療6.1治療6.2食療6.2.1推薦食材6.2.2推薦食療處方7關於糖尿病8參考1拼音not NG āo Qìyìn Li m:NG xū鄭

2英文參考中消兼氣陰兩虛證【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醫術語(2010)]

3定義:中消兼氣陰兩虛證[1]指氣陰兩虛,脾胃失養,生津止渴,食同便溏,或飲食減少,神疲乏力,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舌紅,苔幹白,脈弱。

4氣陰兩虛癥狀:氣陰兩虛患者口渴多飲,可便溏同食,或有飲食減少,精神萎靡,四肢無力,形體消瘦,氣短,懶言,舌紅,苔白而幹,脈弱[3][2]。

5證候分析:氣陰兩虛,脾失健運[3]。

6氣陰兩虛治耗6.1氣陰兩虛治耗宜益氣健脾,生津止渴[3]。

6.2食療6.2.1推薦食物中氣陰兩虛的患者,宜吃山藥、黃芪、雞肉、黨參、牛肉、紅棗、胡蘿蔔、桃子[3]。

6.2.2推薦食療處方1。黃芪山藥粥(尊生八記):黃芪30g洗凈研末,山藥60g洗凈切片,兩者同煮成粥,每日兩次。[3]

2.山雞湯(“吃飯”):取山雞100g,放入開水中,然後取出,將肉切細,放入鍋中,加入適量豆豉、鹽、黃酒和水,燉至熟,澱粉勾芡,撒香油食用,每日1次。[3]

3.豬脊湯(“三因壹病綜合征”):取豬脊骨1000g,洗凈切碎,紅棗150g,打碎,蓮子100g,甘草10g,木香3g,洗凈滋潤切片。將木香、甘草用紗布包好,與脊骨、紅棗、蓮子壹起放入鍋中,加水煮沸,文火煮3小時左右,放涼,取出藥袋,每天吃湯和肉1次。[3]

7.消渴[1][4]為病名[5]。《黃帝內經·蘇文怪病》出版了。又稱消渴(見《天下名醫良方》卷六),消癰(黃帝內經)[5]。指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濁、尿甜為特征的疾病[6]。嚴重者可出現神經衰弱、繼發性急性感染、肺結核、高血壓、腎臟、視網膜等微血管病變,最後可出現酮癥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7]。

(1)糖尿病壹般是指以多飲、多食、多尿為特征的疾病[5][8][1][4]。

(2)糖尿病是指口渴、多飲、尿多、尿甜的癥狀[5]。《外國臺灣的秘密》卷十壹:“口渴多喝水,小便多,無脂甜如糠片者,皆是糖尿病。”這種綜合癥在現代被稱為糖尿病[5]

(3)糖尿病是指以口渴和少尿為特征的糖尿病疾病[5]。《太平盛慧芳》卷五十三:“夫渴不尿,因渴也。”

根據癥狀和疾病發展階段的不同,糖尿病可分為上、中、下三耗[5][8]。其中口渴導致上耗,好喝易吃導致下耗,喝壹杯導致下耗[9]。多因過食甜脂,情誌失衡,導致臟腑燥熱,陰虛火旺[8]。飲食不節、情誌失調、勞累過度為主要病因,陰虛燥熱為主要病機,還有氣陰兩傷、陰陽兩虛,甚至發展出其他疾病,尤其是癰[6]。

在治療上,除了養陰清熱、對癥治療外,還應兼顧其他情況,可將單味藥配合生活調理,提高療效[6]。針灸是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對早、中期患者和輕度患者都有好處。病程長、病情重者,應進行藥物治療[9]。

糖尿病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糖尿病。尿崩癥有多飲多尿等癥狀,也可參照[9]治療。神經元多尿、急性發熱引起的多飲等。也屬於這種疾病的範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