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別錄》中有壹些關於藥用植物的形態學描述。比如:還記得石脾“黑如黃豆,有紅條,淡黃淡”;記得木甘草,有“大葉如蛇,四四相值,去枝必生”。初步描述了植物葉片的營養繁殖。
《名醫別錄》中對植物藥的鑒定也有壹些簡單的記載。如接吻“斷煙之名固”等等。這本書大致標明了毒品的主要產地,如“惠始、廬山”等。
名醫別錄記載的藥用動植物別名比神農本草經記載的多,如貝母、沙參等。神農本草經對它們只有壹個別名,而名醫別錄有五六個別名。這些在古代生物學發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陶弘景《南朝本草經註》是繼《名醫別錄》之後的重要本草著作。陶弘景著手整理了《神農本草經》中的365種藥物,並補充了《名醫別錄》中所用的365種藥物,編纂成這部包含730種藥物的三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