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的主要原因
更正:俄羅斯-格魯吉亞沖突更合適。雙方都沒有宣戰,只是程度有限的局部沖突,沒有大規模的戰爭。1俄羅斯有句民間諺語:鐵棒不可擋,擋了就大膽!俄羅斯人的性格可見壹斑。大多數俄羅斯人信仰東正教。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雖然名義上屬於格魯吉亞,但實際上是變相獨立。而且兩地簽訂了互助條約,其中壹方受到攻擊,另壹方有權支援。所以格魯吉亞進軍南奧塞梯後,阿布哈茲迅速反應,卷入戰爭。後果是格魯吉亞的戰略冒險使其遭受戰略打擊,軍事裝備遭受毀滅性打擊。它沒有收復南奧塞梯,而是輸給了阿布哈茲。未來的影響力將導致北約在中亞打入壹個戰略楔子。作為俄羅斯傳統戰略範圍內的衛星國,會出現兩極分化的離心力,關系更加緊密(比如白俄羅斯),也會導致壹些國家對俄羅斯更加警惕(比如俄羅斯的飛地)。5格魯吉亞是壹個典型的激進改革派,領導人都在西方學習,比較玩世不恭。高估自己的實力,不清楚國際形勢,導致悲劇。認為北約訓練的軍隊是無敵的,俄羅斯受北約牽制,拒絕出兵。事實上,北約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特別是歐洲國家在能源上嚴重依賴俄羅斯,因此是否支持他們眾說紛紜。戰後他們只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對戰爭沒有操縱影響。格魯吉亞軍隊棄甲很正常,但俄軍戰鬥力也受到質疑。由於缺少無人機,不得不用轟炸飛機代替,結果被擊落。說明俄軍的信息化現代化之路非常艱難,當然俄軍也有發泄的味道。1999年眼看著南斯拉夫兄弟被肢解,俄羅斯無能為力,最後抓個茄子揍壹頓,其樂融融。結論:雖然格魯吉亞在北約的支持下重整軍備,但我認為戰略縱深和全境都被俄羅斯戰機覆蓋的格魯吉亞,只是壹只擁有最好武器的強壯螞蟻。由於缺少兩棲攻擊艦,俄軍正在與法國聯系購買西北風攻擊艦。壹旦服役,南奧塞梯的部署時間將縮短至4小時。我們也可以對著法國的眼睛微笑,不顧盟友安危。聲明:純屬原創,不存在抄襲。請申請加分。感謝您的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