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歲之前
,
沒有傑作;
35歲到44歲之間,他寫了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如《車店》、《兩為道》。《從北京到豐縣,唱五百字》壹書尤為著名,這標誌著他在長安十年的艱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
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史書叛亂爆發,潼關失陷,杜甫把家安在漳州,只身前往肅宗。他被安史之亂俘虜,帶到長安。面對混亂的長安,他聽到了官軍連連敗退的消息,寫下了《月夜》、《春望》、《哀江頭》、《傷心陳濤》等詩篇。他把自己的經歷以詩歌的形式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官》、《三別》。
三官:石昊官、新安官、潼關官;“三告別”就是“新婚告別”、“無家可歸”、“辭舊迎新”。
在48歲到58歲之間,杜甫去投票,嚴武去世。他又漂泊,在夔州住了兩年,又漂泊到湖北湖南,死在湘江上。這壹時期的作品有《水檻寄心》、《《春夜喜雨》》、《秋風破草堂》、《病橘》、《登樓》、《書香》、《黃河兩岸被皇軍奪回》、《再顯武郎》、《登高》、《秋興》、《三絕居》、《隋燕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