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五佛巖寺的歷史沿革

五佛巖寺的歷史沿革

嚴思石窟始建於北魏,唐、宋、明、清四代均有重修。石窟西南側的財神閣和龍王廟建於明清時期。它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在已經恢復。廟前的江景樓有三間房寬。它的四個角是傾斜的,由壹個桶支撐著,上面的瞭望塔是延伸的。後面圍著欄桿,欄桿下倒掛著金瓜。建築結構精巧、典雅、壯觀。從樓上往下看,可以盡收眼底,俯瞰河南,山山水水,挺拔挺拔,是寺廟沿線的壹大景觀。

巖寺石窟是景泰保存最早的佛教文化、藝術和建築遺跡。1980被縣政府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革”期間,巖寺石窟幸免於毀,是因為石窟裏有炸藥和五根佛管,所以人和鑰匙都不肯開門。1983年,石窟北壁地基修復加固時,發現有7頁用木刻印刷的西夏文字佛經,計673字(斷石為《金光明最好的國王》壹書部分)。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都會舉行廟會,屆時會有文藝節目和地方戲劇表演,還有物資交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