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學基礎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心理特點,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變化和發展。教師的教育行為必須基於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課題的研究中,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規律進行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為教師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2.學習理論基礎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壹個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引起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產生認知需求,產生學習的心理傾向,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動探索者,教師的作用是創造適合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
3.教學理論基礎
兩千年前,孔子倡導“勸而不怨,挫而不發”,可視為最早的教學理論來源,在今天仍有重要意義。嘗試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有嘗試的欲望,只有嘗試才能成功,才能創新。”學生具有原有的知識結構和吸收適應新知識的思維屬性,因此具備成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