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東巴經的意義

東巴經的意義

從古至今,僅納西族的東巴經就用幾千卷象形文字記錄了壹個民族幾千年的輝煌文化。中國、北京、雲南、臺灣省和南京,以及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荷蘭的圖書館和博物館收藏了20,000多冊藏書。其中,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有納西東巴經、竹簡筆畫、“木排”畫、卷軸畫等近4000件。圖中的兩幅卷軸在美國展出時受到廣泛關註。1999結尾,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也去雲南麗江采訪了現在還能寫東巴文的老人,並進行了報道。

根據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納西族有27.8萬人。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的中國西南邊境。約70%的人口居住在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納西族有四種原始文字,即東巴、戈巴、阮柯文和瑪薩。其中,東巴和戈巴在保存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東巴文是壹種古老的象形表意文字,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跡”,說明這種文字產生的時間很早(具體年代無從考證)。是壹種用畫法逐漸形成的文字,字形超過1300,是世界上唯壹完整的活著的象形文字。它在人類文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