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宮是壹個真正的“傳說”。洪?王先生的文筆有壹種超凡的氣質,讀來常常感受到天人合壹的優雅;他作品中的人物在地獄、人間、天堂中自由行走,人、鬼、仙相互對話,因為生而為愛,死而無界;安史之亂,壹個貫穿全劇的政治歷史事件,以跌宕起伏的戲劇情節帶動整個戲劇節的進程。唐朝皇帝李隆基和皇妃楊玉環,最終被揭示為壹對最相愛的男女;滑稽的群眾場面揭示了唐代天寶時期的民俗和民情...但是,不可能把《長生殿》原封不動的搬上舞臺。如何將他的古典美與現代劇場融合,是我們的功課。
體現古典美的前提是尊重原著,張揚原著的文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繼承昆曲精湛的演技和完整的文本解讀的傳統,這是決定上海昆劇團演出整部《長生殿》的特點。了解和揣摩現代觀眾的心理,就是要探索在現代劇場上演經典劇目和舞臺呈現時,如何引導觀眾欣賞和適應觀眾的需求。表演劇本的編排是全劇創作的第壹步。經過反復推敲和實驗,最終確立了“刪繁就簡,調整結構,保持抒情性,強化故事性”的原則。
目前,劇院上演的節目通常在兩個半小時內完成。也就是說,永生之宮要分成幾個兩個半小時的文本,每個文本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生活節奏很快的觀眾可以選擇看整本書,也可以只看壹部分,每本書都要能反映全貌。壹開始我把整本書分成五冊,學習逐章小說的形式,在每壹冊的結尾都留有懸念。原本設想邀請劇中宮廷梨園班的班主李龜年作為“說書人”組織並貫穿全劇的表演過程,自由出入劇中,尋找三百年前家庭班表演的想象遺產,由表演藝術家季振華扮演李龜年,必將把全劇的表演銜接得有聲有色。如果是這樣的話,長生殿的累計表演時間將遠遠超過10小時,太長了。這個想法最終被壓縮成了四本書取而代之,分別是現在的《柴盒裏的愛情》、《衣裝羽衣》、《馬嵬之驚》、《月官重逢》的結構,累計演出10小時(實際超過10小時)。看似“閑筆”的折子《偷樂》、《祭米》、《望襪》、《私祭》、《備帖》、《重修》、《雨夢》、《渾河》,其實與主幹有機聯系,有的已經排練過,但因時間限制不得不放棄。因為《私人犧牲》有劫後余生,老友重逢的悲情意味,所以能喚起國內的觀眾。現在只能接受《長生殿》中英對照的表演劇本,在《彈詞》的結尾,對貫穿人物的永信和娘奴的命運做壹個最後的交代。實際演出中,彈詞的十重結局是按照原劇本進行的。李龜年碰巧遇到了他的知心朋友,住宿問題解決了。這位演員最後展示了他歡樂的高音,經常贏得觀眾的掌聲。
“削足適履”可以大致描述結構框架和布局內容的基本創作狀態。梳理演出劇本,需要做大量的文字減法,對相關場景進行歸納合並,最終實現四部劇布局均衡、重量相近,每部劇九部(復傳),全劇共包含43部戲。然後,我們需要不留痕跡地仔細減去歌詞量,在保持曲牌體歌詞結構完整性(尤其是經典折子中唱段的完整性)的前提下進行,最終減少更多的篇幅。歸納合並的原理是:把每壹個零散的、不連貫的、內容連續的、人物行為連續的、不同人物目的連續的存折小事件歸納合並,比如第二本書裏的樂文?制作音樂;在第三本《追鬼?後悔?神訴》第四卷《罵賊?刺”;以及“尋找靈魂?”送愛心?彌補仇恨等。,達到集集散為壹體,豐富內容,方便演出的效果。“鹹宜?《看月亮》原本是人間的唐和仙界的楊貴妃的雙重獨角戲。合成後,唐和楊貴妃壹起唱,“楊貴妃唱的是:他放不下那邊的舊關系,唐唱的是:我放不下這邊的舊關系;楊貴妃唱的是:這裏淚還濕,唐唱的是:那裏淚還濕。強調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依然心有靈犀。高力士和宮女敘述的是同壹個事件,現在簡直成了高力士的獨角戲,明顯簡單。
昆曲曾經有過“壹家唱俗事,三歲小孩學戲”的繁榮,但也出現了近乎滅絕的衰落。細看昆曲本身,“曲高和寡”是最重要的原因之壹。據不完全統計,如今上海2000萬人口(含流動人口)中,昆曲觀眾只有2000人左右。因此,培養新觀眾是延續昆曲藝術生命力的重要途徑。梳理整個《長生殿》的表演劇本,力求讓昆曲的“高高低低”更接近“平易近人”。現代觀眾要想接受《長生殿》,需要克服兩個障礙:古詩理解難和昆曲唱腔難。《甄嬛傳》的語言和表達,全劇開頭打九折,必須讓觀眾聽得懂,隨心所欲,才能順利帶入劇情。原劇本的《甄嬛傳》有壹大段歌詞,提前交代了全劇會發生的各種情節。文字籠統性強,對於不了解劇本和歷史的觀眾來說比較難,可能會失去看下去的興趣。於是,四首定場詩唱完,我把開場白“傳”總結為壹句簡潔的“道白”:
“這古代的愛情,究竟問誰呢?相傳在天寶年間,唐朝皇帝李隆基和妃子楊玉環生死與共,終成眷屬。感受金石,回歸天地,白日發光,重視歷史。見忠孝,總有親情。用《太真傳奇》的新詞唱出傳說中的《長生殿》。”
幾句話,意思、氣勢也出來了,觀眾聽得清清楚楚。每本書寫完之後,講故事的人簡單地用最直白的語言概括情節。比如第二本書的結尾,說書人說:“昭陽宮裏,唐和楊貴妃壹如既往的好;大漠邊境,安祿山領兵長安。聽,直到漁陽戰鼓,震天動地!請繼續觀看第三部《馬嵬》。”直到第三本書開篇,說書人對第二個故事做了點評:“前表為:郭子儀天德軍史重;當楊貴妃聽到仙樂“衣冠楚楚,羽翼豐滿”時,唐縱情聲色危機,安祿山練兵沙場,長驅直入長安。再來看第三本書,馬嵬的驚喜。”
今天,觀眾中有許多年輕的知識分子和外國人,他們可能是未來昆曲的主要觀眾之壹。我們重視中英文在劇本和字幕上的配合。幸運的是,楊先生和女士提供了壹個非常得體的英文翻譯作為今天中英對照的基礎,幫助觀眾理解劇情。有個女大學生在中場休息時激動地說:看不懂中文就看英文;如果妳不懂英語,讀中文。如今的昆曲都懂了!
《長生殿》經常在昆曲舞臺上演,其八大經典都是經過精心打磨的。《長生殿》整本書都是很新的戲,有三分之二都沒演過。所以要把8部經典折子和30多部新劇結合起來,讓經典折子在四部劇中平均分配,起到支柱作用。第壹本書《柴盒裏的愛情》含九折,《柴盒裏的愛情》第壹折跟《甄嬛傳》壹樣,也可以說是全劇的開篇戲,是八大經典折子之壹,幾乎是各版本《長生殿》演出的必看之作,只要唐皇唱:“冠在天上,衣掛南方,山水壹統帝唐。願今生溫柔敦厚,白雲不羨仙香。..... "對整本書《長生殿》起著定場、定位、定調的作用。第二本中的噩夢、閑聊亭、第三本中的驚喜、埋玉敲鐘、第四本中的哭意象、彈詞,都是全劇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都有機地貫穿於劇情之中,讓老觀眾欣賞到熟悉的唱段,讓新觀眾欣賞到精彩的古典唱段。
洪?王先生的《長生殿》通過“男女之情”來表達“國家興亡之感”,兩者各占全劇的壹半。愛情故事為觀眾所熟知,但安史之亂和安史之亂卻很少在常演的戲曲中展現,舞臺形象被忽略。在《長生殿》全書中,要把“安史之亂”的來龍去脈表述清楚,形成皇帝與公主愛情並重的雙線索,糾纏發展。安史之亂和安史之亂是造成唐代愛情悲劇由盛轉衰的推手。在表演編排上,突出了其穿透力強、跌宕起伏、快節奏、遞進式的戲劇,以及獨特的強勁有力的場面。在第壹本書裏,“行賄的權利”是百分之十。安史之亂時,他是壹條狗,爬在宰相楊的腳下求饒。不久,皇帝赦免了他的前罪,任命他進京,“尤袤”囂張跋扈的場面暴露無遺。在第二本《全功》中,安祿山被任命為楊帆的節史;“圍剿”是戰場訓練,謀反的野心顯而易見。第三本攻克潼關,虎視眈眈直奔長安。第四本安祿山成為唐宮新主人,轉瞬間被爭奪皇太子的子嗣劍下身亡。兩條線索是經絡和血肉,舞臺呈現完成了沈睡了三百年的劇作家弘壹先生的夙願。
在此,我要感謝顧先生和曹、沈斌、張三位導演對劇本整理工作的有效指導和幫助。
整本書《長生殿》的整理和演出只是壹個開始,肯定會有有誌之士創作新的劇本進行整理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