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鳳凰的歷史記錄

鳳凰的歷史記錄

因為自然界沒有鳳凰這種鳥,我們只能從古籍中欣賞鳳凰的形象和美麗,比如二丫。郭璞註:“雞頭蛇頸龜背魚尾五色六尺高。”據《山海圖贊》記載,鳳凰有五種象形字:“首文曰德,翼曰順,背曰義,腹曰心悅,仿曰任玥。”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鳳凰“從東方君子之國來,飛越四海,過昆侖,飲中流砥柱,拖羽入弱水,黃昏留風(丹)洞,然後天下太平。”書中引用黃帝的臣子田老的話說:“鳳亦如鳳,有蛇頸魚尾,有顴骨和育雛(顴骨),有龍臉和虎背,有燕子喙,有五色。”至於鳳凰,這是許多動物的美,相關學者認為,鳳凰是古代先民的壹種鳥圖騰崇拜。從鳳凰的形象來看,是結合了古代不同氏族所崇拜的自然物的特點,產生了“鳳凰”這壹美好的圖騰。

甲骨文起源新論,“鳳”字與“風”字是同壹個字,其字形是壹只頭上有“欣”符號的鳥(見上圖,引自《文字起源簡史》)。在中國古代,東夷人崇拜鳥,在舜帝時期,他們把鳥作為官方名稱。這裏的“鳥”的本質是指與雨有關的風,即鳳凰。雖然不壹定有風有雨,但是雲有雨壹定是要靠風才能走遍天下。風是輸送雲和雨的自然力量,所以也會被渴望雨的古人所崇拜。

“風”的發音是模擬耳朵吹四五種風的聲音,介於“砰”和“嗡嗡”之間。

風沒有具體的形象,無法描述它的形狀。聰明的古人用鳥的形象來形容風。風和鳥有四個相似之處。壹、鳥善鳴,風亦善鳴。風是許多自然聲音的創造者。其次,風和鳥是以運動的形式不觸地飛行的;第三,有些鳥是候鳥,季節性遷徙,風是季節性的。第四,有些鳥生活在茂盛的植被中,突然飛起來,壹眨眼就不見了,而夏天強對流天氣的風來無影去無蹤。

在甲骨文中,“辛”是“被驅使”的意思。所以甲骨文中的“鳳”字或“風”字,就代表了這樣壹個概念:第壹,是上天驅使的;第二,它的聲音是耳邊吹過的風;第三,它的形象類似於壹只鳥,來去無蹤;第四,它的功能是接受天意,分布雲雨。風既有柔和的壹面,也有強勁的壹面。柔則清涼,怒則飛沙走石,毀屋毀樹,同樣值得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