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護發和護發方法都在這裏!

護發和護發方法都在這裏!

護發和護發方法都在這裏!

08-25談飲食醫學理論閱讀16

秋對應肺,肺主皮毛。所以秋季是頭發生長的重要季節,那麽就來說說這個季節的護發吧。

脫發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壹般無自覺癥狀,往往在不經意間發現,會給人造成精神負擔。隨著當今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近年來發病率有所上升。

中醫認為“發為血”,心主血脈,肝藏血,所以心臟和肝臟功能正常的話,血可以養發;“腎...是旺”,腎精充沛,所以能在中國興盛。“肺主皮毛”,肺宣降功能正常,才能使毛發叢生;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旺盛,所以氣血充盈潤澤。

可見,發根與五臟功能和氣血調和有關。五行中,心屬火,腎屬水。壹般情況下,心火能抑制腎臟的水侵,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所以頭發叢生,發根牢固。但如果心陽虛的抑制能力減弱,或者肝氣郁結,或者肺脾虛弱,不能在體內運化水濕,或者腎虛水無主,就會導致水不歸經絡,而溢於頭頂,就會出現脫發。

以上兩段是中醫的行話,但有些同學可能聽不懂。下面分享壹下幹貨吧!

治療脫發的三種方法:

1.傅藝偉靈尹稚

國醫名醫嶽美忠先生說:“禿頂的形成,多是水汽泛頂,侵蝕發根,使發根腐爛枯萎。茯苓能滲上來濕,而喝水則滴,濕了就有。”當妳遵循所謂的《蘇文至真大論》:“欲制伏其主,先得其因。”如果脫發是因為喝水過多引起的,應該先用水處理。

茯苓為散氣,味甘淡,性先升後降。水喝在脾上,脾氣散精,上至肺,經水道,下至膀胱經,則水可飲,清楊燦上升,毛發密而多毛。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7-9月采挖,藥用部分為幹燥菌核。甜、淡、平。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本草綱目》中記載,茯苓味淡而透,性向上,生津化痰,滋水降源,利小便。也就是說茯苓有潤燥利水的作用,有升降的功效。

嶽美忠先生單用茯苓飲治愈脫發壹例。即茯苓500-1000g,為細粉,每日兩次開水沖服。並囑咐患者以發根為度,長期堅持服用。我服用了2個多月,回來復診時頭發已經長滿,基本痊愈。後世也有大量用此法治愈脫發的記載。所以有同樣煩惱的朋友不妨試壹試!

2.道家生發丸養精護發。

肖道長傳授的護發秘方生發丸,也寫在了有才老師的博客上,感謝老師們的無私。

生發丸:制何首烏240克,當歸265,438+06克,熟地黃288克,女貞子265,438+06克,墨旱蓮336克,黑豆65,438+080克,黑芝麻288克,柏子仁288克,制成蜜丸,重約65,438+04克,每次壹丸。

3.側柏葉生姜酒搓

側柏葉具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的功效。用於吐血、鼻衄、咯血、便血、崩漏、肺熱咳嗽、血熱脫發、須發早白。《孫真人飲食禁忌》中記載可以治療脫發:側柏葉陰幹,作末用。和芝麻油。

摘了些側柏葉,回來就做了酒,準備擦頭發。

這種藥酒需要的原料是側柏葉、白酒和壹大塊生姜。

將姜片和側柏葉放入瓶中,註入白酒,浸泡2周後使用。

如何使用:

用少許藥酒擦拭頭皮脫發處,再用壹片生姜擦拭頭皮。這個方法對斑禿和脂溢性脫發都有很好的效果!

今天和大家分享三個護發生發的知識,但也要提醒大家,想要黑發,需要牢記這幾點:

首先,護發除了補血,首先要補血。脾為血之源,首先要養血,而脾喜燥惡濕,所以清淡的食物可以滋養我們的脾。肥甘油膩食物容易阻礙脾生濕濁,影響脾陽升清。脾虛的人可以用“脾三味藥”煮粥或煲湯。這三種健脾的藥是“山藥、芡實、炒薏苡仁”。

其次,肝藏血,人躺下來,血是屬於肝的,所以晚上偷肝血,使肝不能藏血,生化缺乏。想要頭發好,壹定要早睡!

第三,肝腎同源,腎為肝之母。肝血不足要考慮母腎是否不足。我師父說現代脾腎陽虛的人很多,可以說是時代病。人的強烈欲望消耗了太多寶貴的腎精。所以大家都在關心白發脫發的問題。醫生看到的是妳臟腑氣血的嚴重消耗和虧虛。脫發和白發還是小事,只是身體的壹個暗示和表象。如果妳不知道如何剎車和停車,嚴重的身體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這麽開源,還要砍!

今天是7月15日,中秋節。昨天我分享了壹些關於中秋節的內容。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