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音寺,唐僧師徒拜見如來,如來佛說了這麽壹段話,很有意思:
如來道:“今日學了三藏。有“法”藏,談天;有壹部集《論》,講的是土地;有本藏書《經》,是鬼。* * *三十五,第壹萬五千壹百四十四卷。真的是修真之道,向善之門。天文、地理、人、鳥、獸、花、樹、設備、人員,四大洲都有包含。妳們千裏迢迢趕來,都要付出代價,可那邊的人又蠢又壯,汙蔑真相,不知道我薩滿的目的。”他叫道:“阿陀,嘎亞,妳們兩個帶著他們四個去鎮樓的基地,先給他吃素。齋戒後,我開了壹個寶庫,把我的三部藏經各給他幾本,35本以內,叫他把東土傳下去,永遠記下洪恩。”
這篇長文值得壹讀再讀。讓我們壹點壹點來挖掘。、
讀真經,吃真飯,喝真水。
首先,“三藏”是佛教經典的總稱,分為經、法、論三部分(熟知三藏的僧人稱為三藏大師,如玄奘,但歷史上其實有很多三藏大師)。這太奇怪了!如來將經、法、理改為法、理、經,總稱為“三藏真鏡”(第八回)。是假貨嗎?
而且“真經”二字簡直成了唐僧齋戒的口頭禪。《西遊記》從頭到尾,最常見的壹句話是:
貧僧來自東土唐朝,被送到西天拜佛求真經。
但是只要妳搜壹下《大藏經》就會知道,佛教並不習慣把自己的經典稱為“真經”,尤其是經名,也從來沒有叫過《三藏經》或者什麽《楞嚴經》、《金剛經》、《阿含經》、《地藏經》(佛教中這些經典的真偽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真經”壹詞在佛教中。相反,道教喜歡稱自己的經典為“真經”。例如:
真正的道德經典(老子)
南華真經(莊子)
宣彤·真鏡(文子)
徐沖真鏡(列子)
臺商淩軒北鬥壹生的核心古跡盛宴真鏡
“元尊說靈要醫王救”的真經
混元八景真經
尚青明鑒真經
元代天尊救血湖的真正經典
……
此外,還有靈寶真鏡、八宿真鏡、大東真鏡和洞穴深井...去道觀抓壹把。佛經本來就是道教的專屬標識,佛教基本不來搶。
經典就是經典,為什麽還要加“真”字?這就好比今天網絡上各種假謠言盛行,於是購物網站自稱“官網”,媒體自稱“官媒”,微博自稱“官微”,微信號自稱“官號”...估計各類媒體發展起來之後,進了頭條號就要有“官頭”,進了企鵝號就要有“官鵝”...
歷代皇帝都喜歡編誌,也是這個意思。其實錄音就是錄音,為什麽要“錄音”?啟功先生非常清楚地表明了這壹點:
人們每天吃和喝真正的食物和水。史書自稱“實錄”,唯恐人們懷疑不實。而“錄”書的開頭,第壹本書,皇徽,也被傻子稱為“聖旨”,被小孩子(傻逼)稱為“文武”,從壹線開始就被證明是不真實的!
強調自己的經典是“真經典”,恰恰說明了壹種敏感的心態:壹是“假經典”比真經典多,二是真經典本身不壹定是真的!怕別人看出來是假的,先搶個“真”字來填場面。妳壹定要相信,貧道叫李甄天妃,性別是真男人,有兩只真眼睛,壹雙真手,在真微博,真微信,真頭條連載壹個真實的西遊記...
佛教經典完全開放,《少林七十二絕技》不能不讀。”當然也有很多佛教偽經,但是很容易辯證地拿出來。連出家和比丘的戒律在家裏都不受歡迎,只是說說而已,想看還是能看的。所以真的沒必要加“真”字。而道經則講究秘教,“除非親傳”,無法考證,所以無法辨別真假。反正大家都說是真的,絕對是真的沒有假的。比如葛洪的《抱樸子》:
或者有些聽說過長生不老藥而不是說在這個世界上重新得來的人,都說“只有活在古代的神仙才知道。”或者有話要說,不能是真的;或者拿到雜碎藥方,也就是說丹法在這裏做。
唐玄宗天寶元年,唐玄宗命名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為真人,同時命名《老子》、《莊子》、《文子》、《列子》四書為“真經”。看來皇帝們都喜歡封“真經”,編“實錄”,這不反和乎!“真經”會堅定地追隨道教!
道教和民間信仰密不可分,所以產生了很多“真經”。特別是佛經本來沒有“真”字,但是被民間信仰改造後,喜歡加上“真”字,比如《地藏菩薩真經》、《佛說大乘真經》,這是山寨的藏經標識,《五門真經》,《五門真經》,這懷疑是山寨的Hokkekyo的標識。
(《道學真經》)
山寨中的“三藏”
而且,原來的經書、律法、論著總是講根本的教義,而律法是講戒律和尊嚴,論著是闡明經書的意思。這裏如來只是說“法藏天,地藏論,鬼藏”,也是山寨!大致內容竟然是“世界四大洲的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裝備、人員”。如來“三藏”是什麽時候不再談佛教,開始百度百科的?
佛教原來的“三藏”分為經、法、理,相當於字母表中的ABC。稍微熟悉佛教的人都很熟悉。這麽重要的壹個問題在這裏會被拼錯,只能理解為六二獼猴的情況:如來整部《西遊記》唯壹出現過壹次的佛經是道教的《保命經》。這是作者的本意!
何況如來還說我三藏“真是修真之道,善之門。”“正山”當然像個和尚,但那個“秀珍”像根頭發!因為壹般來說,“修真”指的是道家的修煉。不要說古人,就算是今天的《修真小說》,講的都是內丹和真氣!
這個“真修之道,是善之門”,如來第八回說的,這是第二回重復。如果回溯到吳超禪師授心經的時候,也可以看到類似的話:
這時候的唐大師是有根有據的,壹聽《多心經》就能記住,代代相傳。這是修真總經,也是佛會之門。
西遊記認為心經是所有佛經的基礎。理解心經就和理解所有佛經差不多。如果“成佛之門”可以對應“仁義之門”,那麽之前的《定真總經》對應的是什麽?“造佛”和“修真”難道不是佛道對應的壹對概念嗎?
所以我昨天說了,如來的《三藏真鏡》還是體現了佛道合壹、神仙佛家同源的觀念。“三藏”屬於佛教,“真鏡”屬於道教。“義善”屬於佛教,“修真”屬於道教。
而《山寨》裏的內容,比如《法》裏談天,《倫》裏談地,《經》裏談鬼,完全改變了佛教!因為我們國家崇拜的神分三大體系:神、地、鬼!這個系統當然不屬於阿三!而且,這真的不是道家的專利,因為早在《尚書·順典》中,舜帝就說過:
四月,妳能送我三件禮物嗎?
意思是:“親愛的女士們,誰能掌管我的三件禮物?”這裏的“三禮”是“神、地、鬼之禮”(漢·馬融說),是中國流傳千年的三件禮。這麽說吧,南邊有天壇,北邊有地壇,中間有祠堂,是個小縣城。有“雷雨壇”、“城隍廟”、“城日壇”(用於祭祀鬼怪),只是模糊地區分了神、地、鬼三個系統。無論多少佛教、道教、民間信仰混雜在壹起,這個天、地、鬼的框架基本不變。
道教起源於古代煉丹術,同時也承擔了壹些國家祭祀的職能。道教所崇拜的神也分為神、地、鬼三類。另外,三藏真鏡中的“世界四大洲天文、地理、人、鳥、獸、花、植物、器物、人員”有什麽作用?這是壹本古老的百科全書,它的名字叫“舒磊”!西遊記“三藏”的編纂體系:天文、地理、人物等順序。與古書“天、地、人、物”的說法相同,這也是儒家思想的反映。它絕不是佛教或道教的源頭。
所以,如來在這裏的短短壹段話,其實已經暴露了《西遊記》中唐僧費盡心機才得到的“真經”的真相:它根本不是純粹的宣揚佛教或道教。只是從這個故事中吸取教訓,說說三教合壹。先是在道家大搖大擺,後來又把儒家扯進來。老君和孔子這兩個聖人,昨天去了佛靈山,貼了佛的生日蛋糕。沒人知道那是誰!
至於為什麽把經、法、論三部分改成法、論、經?不動大手術恐怕也是為了淡化自己的佛教色彩。因為“法”的字面意思太明顯,只能理解為“紀律”,必須改變。所以我們不妨用壹個“法”字來代替。從字面上看,“法”涵蓋的範圍最廣,相當於“道”(道為法之體,法為道之用),可與天匹敵;“經”是用來念的,念佛念鬼沒有問題;只剩壹個“理論”了,湊合著用吧!(貧道:在這個順序裏,似乎“道”的地位被暗中提升了。參見原創的第24課。)
沒有言語和索賄
二阿諾尊者葉佳帶著唐僧師徒去藏經閣取經,到了那裏卻要“人員”。沒有“人事”,給了我壹堆白色的筆記本。這往往被理解為對佛教的諷刺。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道理應該是無言的!《道德經》真實地說:“道可為道,而為不凡。名可名,非常有名。”語言只是思維的外殼,而不是思維本身。思維只是意識的外殼,而不是意識本身。意識只是...只是只是只是。好了,不多說了!
所以語言只能作為尋求真理的輔助手段,絕不是尋求真理的康莊大道,因為它不是終極。求真還是在於內心的修煉和俗人的修行。單純依靠看書有很大的局限性。雖然貧道天天講西遊記,但其實我最佩服的人還是顏淵先生和李逵先生。所謂:
人類歲月的精神是有限的。如果妳背誦壹個適中的日子,妳會在實踐中犯壹個錯誤。紙墨上多壹分,人生閱歷上少壹分。
可對於整天鉆在紙堆裏的人來說就是大獅子吼,既脫離實際又掩蓋了內心!
語言文字的弱勢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我們來定義壹下人類語言中的“解釋”壹詞:《漢語大詞典》的詞條說“解釋”就是“分析、解釋”的意思;什麽是“解釋”?“解釋”壹詞是指“解釋和理解”;什麽是“解釋”?“解釋”這個詞就是“解釋”的意思。嘖嘖,轉了壹圈,成了無限循環,又轉回來了!獐旁邊是鹿,鹿旁邊是獐,什麽意思都沒有。
所以西遊記反復說,“經萬卷,只為修心。”。當然,我們還是要走十萬八千裏,過八十壹難。就在昨天,金鼎大仙說:
妳認得雲路。聖僧尚未登雲路,應走此路。
雲道是修心,此道是實行。西方世界是天堂,壹念之間就能到達;但還是要壹步壹步走,壹步壹個腳印。試想,壹部西遊記,很多故事,不都是以孫悟空和唐僧討論心經開始,以孫悟空打敗妖怪救出唐僧結束嗎?另外,其實也沒必要宣揚什麽佛教。說實話,佛經裏的精華要多得多。不讀冷艷,不知開悟之鑰。不讀法華,不知如來之苦;不讀華嚴,不知道佛教的豐富...但這些留給學佛的專業人士,無論是心性還是修行都不如。
所以理論上,文字是沒用的。所以,原創已經寫了第97遍了,50、60萬字還是相當於壹個字都沒寫。當然,接下來幾天還是會有有獎問答,還有實惠的東西贈送,比千言萬語強多了!
所以所有的禪僧,不管是真的還是高尚的,都喜歡講“無字”,“無字,直指人心”,這是高明的智慧。但是,經書雖然無字,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懂的。對於普通人,還是要用普通人的方法。
這裏有壹個有趣的故事。記載玄奘大師的第壹手史料《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和《大唐西域記》有這樣的記載:
印度阿克洛城有壹具如來骨架和壹根頂骨。用泥印頂骨,觀察紋路就知道吉兇。還有壹個如來眼,大如梅子,“明亮清澈”(不知道是怎麽保存下來的)。還有如來袈裟和張西。這五件展品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看守的和尚壹開始不想開放,但是要求參觀的人太多了。所以“我認為財富對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李權客條停止吵鬧”,開始設卡賣票:參觀如來定谷,支付1金幣。在泥上蓋章,付五個金幣。參觀眼睛,袈裟,張西,然後支付金幣。玄奘大師來過壹次,立馬就成了VIP會員。
這和今天各個寺廟發生的事情壹模壹樣!雖然看頂骨和眼睛,可以看到佛。即使這樣,妳也要付錢給和尚!因為沒有辦法,其實只是老老實實的修行佛法,壹根斷骨壹個眼球(壞的還是假的,怎麽可能真的保存1000多年?)有什麽值得看的?但是普通人就是在乎這個有形的東西。這和讀者關心書裏寫了什麽有什麽區別?所以守護僧賣票很正常。他需要雇人維護展品安全,管理參觀秩序。不如妳印出來我摸摸。已經壞了。
況且當年觀音菩薩在長安時,只說佛經“我是西天大天竺國雷音寺佛,能解壹切冤屈之結,排除意外。”充其量只是壹個廣告。從頭到尾,我沒有白說什麽。為什麽我們認為壹定要白給?湯燦神父如果走了會得到它嗎?我不高興人家要“人事”這是什麽心態?妳大老遠跑來有意義嗎?拿壹張白紙就走。這種想當然的心態其實挺普遍的。這和火車上叫人家讓座,人家不讓妳就不高興有什麽區別?歷史上的玄奘大師看了壹眼佛祖頭骨,還給了50個金幣和1000個銀幣。他從來沒有說過:“我大老遠跑來,請給我壹張免費票。”這就是差別和境界!
因此,葉佳向唐僧要“人事”是正常的,也是現實的。壹個東西只要實施,就必須消耗人力物力,需要交換才能得到。有字的佛經不用紙?不需要打印或者復印嗎?不需要裝訂嗎?這樣算下來,壹張印張的成本至少在三四毛錢!如果精裝,還有人工費;布面精裝有錢,縫制比裝幀貴,唐代裝卷軸更貴。雷音廟的管理成本要攤到百分之幾,圖像都要手繪...這還是佛不要稿酬的情況。按照現在批量印刷的情況,光成本就上萬。如果份數少或者只是復印,就要翻幾倍甚至幾十倍。敦煌文獻記載,唐朝抄寫約1,000文壹卷(根據部分論文換算,未仔細審讀),5048卷大致為5000余兩白銀。菩薩跑到長安獅子大開口,只得到五千兩克薩亞。用壹個紫金缽盂換它。它值壹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