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繼唐代之後詩歌藝術最發達的又壹個朝代,留存至今的宋詩總量遠遠超過唐詩。
宋代詩人深知唐詩的價值,非常註重向唐代詩人學習,如李白、杜甫、韓愈、劉禹錫、李商隱以及晚唐的壹些詩人。他們在繼承唐詩傳統的基礎上,另辟蹊徑,進行了自己的創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特色。唐詩宋詞孰優孰劣,爭論了幾百年,很難有壹個準確的結論。從兩代詩歌的整體成就來看,唐詩的成就更高,對後世和世界的影響更大,這是不爭的事實。壹位專家說:“就內容而言,宋詩比唐詩更寬泛。就技法而言,宋詩比唐詩更精細。但這裏面有利有弊,所以宋詩並不比唐詩好,只是和唐詩不同而已。”(苗嶽《宋詩論》)這是比較能接受的評價。
北宋詩歌
北宋初年,楊儀、、錢等人在皇帝的秘閣(圖書館)中整理書籍,並經常作詩、唱歌,後被編入《昆西酬賞集》(相傳神仙居住的西邊昆侖山上有壹座圖書館,所以用“昆西”比喻皇帝的秘閣)。他們刻意模仿晚唐詩人李商隱,追求華麗辭藻,堆砌典故,詩歌內容浮虛,詩風極壞。由於他們的社會地位高,這些人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昆西風”盛行時期,未受其影響而有自己獨特創作的詩人有王禹偁、梅和。王禹偁受白居易影響,關註民生疾苦,感情真摯,詩風流暢自然。並讀了他的壹篇《鄉村之旅》:
馬穿過菊花穿過山路,留下馬自由行走。
夜聽千萬谷聲,看若幹峰在夕陽下無聲。
黃花梨的葉子紅得像胭脂,蕎麥花的香氣啊,白得像雪。
讓我在吟詩中感到惆悵的是,原來村橋就像我的故鄉!
“野繁華”是在城市生活久了之後,那種置身於大自然的歡快清新的感覺。轉蓮是名句:溝壑中的植被在晚風中發出那種獨特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什麽,山峰在夕陽的余暉中靜靜地佇立,仿佛在沈思著什麽。這幅對聯就是所謂的“詩眼”,穩重而貼切自然,表達了人們已經感受到但還沒有說出來的感覺,讓人感到納悶。梨花落,麥花開,村頭的橋,原野的樹,這壹切都是那麽的像作者家鄉的場景!於是勾起了他強烈的鄉愁,同時也引發了讀者無盡的聯想。這首詩是在真情的驅使下寫的。是創作,不是杜撰,所以真的很感人。
蘇舜欽也是宋初壹位有成就的詩人。他當過兩次地方官,也曾因敢言而被撤職。他的詩蒼勁有力,平易近人,深受歐陽修的推崇。可惜他只活了40多歲,就因為仕途多舛而去世了。他的七絕《渡頭》流傳最廣:
春蔭裏雜草綠,有時還有花草樹木。
入夜,孤舟古廟下,四川風雨滿潮。
晴天的田野很美,陰天的原野也壹樣美。乘船沿淮河航行,在漆黑的氣氛中突然發現岸邊有壹朵鮮艷的花,這是多麽令人興奮啊!傍晚停在古寺旁,詩人躲在雨篷下,看著四川風雨飄搖,江中波濤洶湧,多麽充滿生機。全詩由靜入動,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描繪了詩人細膩的感情。這首詩與唐代詩人魏的名句“春潮遲來雨,野渡無人過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絕非抄襲,而是創造,或許甚至勝過魏的詩。
梅和同樣出名,被稱為“蘇梅”,他們都是歐陽修的好朋友。梅的詩簡單,優雅,細致入微。妻子謝去世後,他寫了幾首悼亡詩。讓我們試試其中的壹個:
每次出門都像夢遊壹樣,大家都勉強應付。
當孤獨的感覺更強烈時,誰能說得清?
不眠之夜,耳邊飛來孤獨的螢火蟲天空中的雁叫聲。
世界上沒有什麽是最苦的,殺了才爽。
因為過度的悲傷,我每次出門都恍惚,仿佛在夢中,看到人家勉強打個招呼就更痛苦了。回到家,沒人說話。在不眠的孤獨中,我註意到孤獨的螢火蟲從窗戶進入,壹只大雁飛走了。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事了,在這種痛苦中,全力付出的精神耗盡了。全詩場景融合得天衣無縫,完整展現了喪偶的悲傷。他的壹些描寫民生疾苦的詩更有價值,與杜甫壹致。
歐陽修(公元1007 ~ 1072年),字永叔,又名醉翁,劉壹居士,北宋文學領袖。他既是學者又是學者。他與梅、壹起致力於詩歌創作,糾正了“昆西體”的弊端,為宋代詩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們都知道宋朝是邊界問題最嚴重的朝代。北宋初年,以北方契丹人為主建立的遼朝經常遭受侵略,兩朝交界的居民受害最深。歐陽修的詩《扁壺》反映了這壹現實:
我家是邊民戶,每年總要留胡子。
孩子學鞍馬,女人能彎弧。
陳虎早晚升起,乘車輕蔑。
遭遇者互相射擊,殺死雙方。
自國聯以來,南北皆大歡喜。
雲雖免鬥,兩處出租。
對寺廟來說,避免麻煩是有深遠意義的。
住在界河,不敢在界河釣魚。
為了抵禦契丹人的騷擾,邊民練習騎馬和射箭,但不怕敵人騎兵,互相射箭。公元1004年,遼與宋在甘州交戰壹次,宋戰敗。但宋真宗在勝利的條件下與遼朝簽訂了屈辱的和約,史稱“甘源之盟”,每年向遼朝進貢。其實詩中的“南北結而趣”是諷刺的,“廟(北宋朝廷)遠”也是對屈辱投降政策的典故。雖然暫時避免了戰爭,但邊民的苦難並沒有減輕。他們要同時向兩個政權繳納租金和稅款,卻不敢在界河撒網捕魚。全詩清晰流暢,內容紮實,思想可貴。受韓愈影響,歐陽修的詩歌和散文壹樣,議論較多,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詩歌的意象,這在後來發展成為宋詩區別於唐詩的重要特征。
歐陽修後期壹個重要的詩人是王安石。王安石(公元1021 ~ 1086年),字符節,北宋著名政治家。他在宋神宗推行變法,晚年隱居江寧(今南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壹,著名詩人。他的絕句最有名,感情真實,對仗用詞極其講究,達到了最高境界。如《書湖陰壁先生》:
草房檐長而靜無苔,花木手工種植。
壹水護田圍綠,兩山排送綠。
胡寅先生是王安石晚年隱居時鄰居楊德峰的綽號。這首詩贊美了他住所的風景。主人愛整潔和自然美,“長掃”和“修身”說明他勤快,說明他是壹個對生活充滿興趣的人。從窗口往下看,壹條白色的運河把綠色的幼苗圍了起來;擡頭望去,南邊的兩座山峰推開門,把青山送進了房間。似乎有情的自然也有助於使他的住所變得美麗。這首詩反映了中國人民與自然平等和諧相處的獨特情感。他的五言絕句《梅花》也是佳作:
角落裏有幾個李子,淩寒壹個人打開。
我從遠處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香味飄來。
中國人特別喜歡梅花,它象征著人們高尚的品格,所以梅花成為詩歌和繪畫中常見的主題。常見的梅花有白有紅,這裏唱的是白梅。它和雪壹樣的顏色,用它特有的香味預告著春天的消息。詩人用他敏銳的感覺和細膩的感情唱出了它,表達了他對春天的喜悅。王安石的絕句,思想新穎,功夫老練。有人把他比作唐代絕句大師杜牧。
北宋的詩歌直到蘇軾、黃庭堅的出現才達到頂峰。
蘇軾(公元1037年~ 1101年),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是宋代古文大師,詩人,詩人,畫家,書法家。他在以上任何壹個方面都是出類拔萃的,是壹個全面的文藝天才。多次擔任地方官,官至禮部尚書。他壹生多次被陷害、貶謫、輾轉全國,飽嘗了仕途沈浮的苦澀滋味。但他生性曠達樂觀,微笑面對生活,為追求知識和詩歌創作不懈努力。最後,他以卓越的文學成就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聲譽。
蘇軾是壹個正直有良知的好官。無論他到哪裏,他都為人民做些好事。他的很多詩都是描寫民間疾苦的,下面這首《雨中遊感應寺》就是其中之壹:
蠶欲老,麥半黃,山前山後雨浪。
農夫輟學廢筐,白衣仙女在堂。
蠶要吐絲,麥要收割,但陰雨天,農民不能下地,女人不能采桑。眼看著自己平時的辛苦就要白費了,靠什麽生活?詩人為農民擔憂。觀音菩薩(白衣仙子)本該扶貧濟困,卻淡然坐在廟裏。蘇東坡學識淵博,精通佛學,但不相信泥胎木塑的菩薩能有效果,所以加以嘲諷。也有可能有人認為詩人是用“白衣仙人”來諷刺那些屍體中與素食無關的官員。
有人曾用“清雄”壹詞來概括蘇軾詩歌的風格。所謂“清”就是清新自然,所謂“雄”就是雄渾奔放。下面這首《優美堂的暴雨》氣勢磅礴:
壹聲雷鳴般的聲音,像是從遊客的腳下震到了腳下,有美麗的大廳,厚厚的雲層,無法打開。
遠方天邊,風攜雲動,海如高山挺立。壹場暴雨,從浙江東部穿過錢塘江,襲擊了杭州市。
西湖像壹個金杯,盛滿了雨水,幾乎要溢出來;雨聲拍打著湖中的森林,如結古慷慨激昂,讓人心曠神怡。
我真想喚醒醉了的李白,用這山中的瀑布洗臉,讓他看看,這景如宮中的傾巴壹切。
優美堂在吳山之上。雷聲從腳底開始,可見暴雨來勢洶洶;倔強的雲無法轉開,形容勢不可擋,無法回避。雨聲提醒筆者,似乎是天空之外的壹股黑風把海面掀了起來,形成了這場從錢塘江(浙江)東邊飛來的暴雨。碧波蕩漾的西湖像壹只滿滿的玻璃杯。水面似乎鼓起來了,無數雨滴落在水面上,像是成千上萬的鼓和錘在催戰。最後兩句,作者突發奇想,想起了被稱為“謫仙”的李白。據《舊唐書》記載,唐明帝要李白寫詩,發現李白酩酊大醉,就叫人往他臉上灑水叫醒他。蘇軾想象:也許上帝用了唐黃明的方法喚醒李白寫詩,但不是用壹杯水,而是把水全部傾倒在海底,從而形成了暴雨。鯊魚室在海底。據說有壹種鮫人生活在海底。瓊桂是壹種美麗的玉石,這裏形容下雨。詩中“倔強的雲”“黑色的風”“飛舞的雨”的修辭奇特而準確,浪漫的想象和飛揚的氣勢形成了豪邁的風格。
宋哲宗時代,由於蔡京等政敵的陷害,蘇軾屢遭貶謫,被流放到海南島,直至哲宗去世。回到北方,他寫了壹首詩《六月二十夜渡海》:
到第三天晚上,苦雨終會放晴。
誰裝飾了雲和月亮?自然美和海洋顏色的澄清。
閑暇之余,魯喬叟利用音樂之便,大致了解了軒轅氏的音樂。
我不恨南方九死壹生,我的余生都在旅行。
從燦星和北鬥七星的移位來看,已近午夜,持續的風雨突然停止。皎潔的月亮上連壹朵雲也沒有留下,天空和大海都清澈透明。這兩副對聯是寫景,也暗示了政局明朗,自己的苦難已經結束。接下來的兩副對聯是討論。孔子曾說,“道若衰,可以乘叉浮於海”,也就是說,如果他的想法不能實現,那麽就要乘筏漂洋過海隱居。《莊子》中有“張帝享洞庭湖之野”之說,即黃帝曾在洞庭湖上奏響“仙池”之樂。蘇東坡的詩裏說,他想效法孔子,飄洋過海去逃避,卻聽到大海的磅礴之聲像“仙池”的喜悅,這也是壹種收獲。我被流放到蠻荒的海南,吃了很多苦,但我看了壹輩子沒見過的自然美景,享受了簡單美好的海南風情。所以,我無論多痛苦,甚至多次瀕臨死亡,我都無怨無悔。蘇東坡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難得可愛。
蘇東坡還有許多生動、優美、耐人尋味的詩句廣為傳誦,如“六月二十七日王虎樓醉書五絕”之壹:
雲湧了出來,像墨水壹樣傾瀉而下,但地平線上露出了壹段山脈,明亮而清新,濺起的水花如白色的珍珠礫石,濺到船上。
突然,風卷起,驅散了天空的雲彩,湖的湖碧波如鏡,美麗而溫柔。
這是杭州的風景。壹場暴雨來得猛,走得快,過了壹會兒還是艷陽高照。“黑雲轉墨”“白雨跳珠”等詞生動恰到好處,全詩描繪了雨前雨後的景象。又如詩人被貶黃州時寫的東坡:
雨洗東坡,月色清朗,城裏人走得像野人。
不要太確定坡度,但是愛妳拖杖的聲音。
東坡是詩人在黃州居住過的地名,後來他以此為號。這首詩寫的是他在月夜獨自行走的感受。雨過天晴,月色如水,所有為生活奔波的人都消失了,把美麗的月夜留給了“野人”(作者自稱“野人”,因為當時他無權勞動,所以無憂無慮,放蕩不羈)。“準確”指的是那些骨瘦如柴的石頭。詩人孤獨而沮喪,但他仍在享受著自然之美,享受著寧靜的歡樂。即使是用手杖敲打石頭的響亮聲音,也讓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快樂。讀了這首詩,人們可能會想到崎嶇的人生道路,以及人們應該采取的生活態度。妳也應該在逆境中享受生活,這正是作者想告訴人們的。蘇東坡也有壹些這樣的短詩,通常稱為趣詩,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西林石壁》)、《秦詩》。詩中說理,或者說詩中透露出壹些哲理,是宋詩和蘇東坡詩歌的壹個特點。
有人把蘇軾比作宋代的李白,有道理。當然,李白和蘇軾是不同的,但他們都有壹種強烈的浪漫氣質,這種氣質體現在他們作品中的“方”字上。不同的是,李白“野”,蘇軾“奔放”。“奔放”,其中包含了壹些理性,讓人感覺更加親切。
就像把蘇軾比作李白壹樣,也有人把與蘇軾齊名的大詩人黃庭堅比作杜甫。
黃庭堅(公元1045 ~ 1105年),名魯直,是山谷中的道士。他在朝廷和地方政府都當過官。王安石變法後形成的新黨與舊黨之爭持續多年。黃庭堅兩次受到牽連和貶謫,最後在廣西宜山縣貧病交加而死。他推崇杜甫,主張“無字無處作詩”,把古詩變成了詩,被稱為“點石成金”。許多詩人受到它的影響,形成了壹個詩歌流派。因為黃庭堅是江西人,所以被稱為“江西詩派”。詩歌和所有藝術壹樣,講究創新,所以黃庭堅的想法不值得采納。但黃庭堅本人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詩歌又有新的創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瘦硬”風格,即追求剛勁有力,而不是豐滿。我們來試著讀壹首他寫給朋友的歌《幾次發黃》:
我住在北海君南海,不能派鵝去送書。
桃李春風,壹杯酒,十年江湖夜雨。
持家,但有四面豎墻,不治病。
我要讀書,頭都白了,猿猴哭過溪。
黃庭堅提倡“點石成金”,所以他的詩典故很多,不好讀。這首詩至少有四個典故。第壹句說他在北方德州做官,黃幾次在南方四會縣做官,南北方不能相見。《左傳》中記載齊桓公攻打楚國,楚國君主對齊桓公說:“妳在北海,我在南海。”沒有利益沖突。妳為什麽攻擊我們?“北海”和“南海”的表達都是以此為基礎,為的是“無字無處”。第二句話的意思是,我想給妳寄信也不能。這裏用的是《漢書》中蘇武用壹只鴻雁從北海給家鄉送書的典故。傳說大雁秋天南飛湖南衡陽時從未離開,四會在衡陽南部,所以大雁也不肯送書。三四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曾經在桃李春風喝得很開心,但從那以後10年沒見了,每天晚上看書的時候才會深情地想念對方。這兩句是很受贊賞的名句。第五句是誇黃清官,家徒四壁。《史記》中說大文豪司馬相如很窮,“家徒四壁”,這是詩中用的典故。第六句是黃政治經驗豐富,能做大事。《左傳》裏有句話叫“斷三次胳膊就知道是個好醫生”,意思是說斷三次胳膊,積累治病經驗,就能當個好醫生。黃石用做壹個好醫生來比喻做壹個好官,贊美他的朋友。想象壹下,妳努力學習了10年,頭發大概都白了吧?但仍不為朝廷重用。對岸的樹上和藤蔓上猿猴的鳴叫,似乎在為妳哭泣。詩歌富含思想、回憶、贊美、關心、同情和抱怨。他之所以抱怨,是因為黃庭堅自己也在官場失意。像他朋友的命運壹樣,他的詩充滿了情感。除了艱澀難懂的,還有壹些簡單的詩,比如:
站在城南靠著欄桿向四望,只見山和水連在壹起,遼闊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開,飄香。
清風明月無人觀賞的自由,月光融進南方吹來的風中,使人感到涼爽舒適。
題目是《鄂州南樓四層》,是其中之壹。鄂州位於今天的武漢,這裏的夏天是壹個“大火爐”。遠處有山有水,近處有十裏荷花。在壹個寧靜空蕩的微風和明月當空的夜晚,在這裏享受難得的涼爽是壹大樂事。詩朗朗上口,輕快自然,讀後讓人心情愉悅。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壹,受到蘇軾的賞識和賞賜。他比蘇軾小八歲,師友關系十分親密。蘇軾貶謫嶺南期間,寫了許多類似陶淵明《歸田園居》的詩。蘇軾去世後,黃庭堅寫了壹首詩《題陶後記》:
子瞻落到嶺南,準備好了就想殺。
在徽州飽餐壹頓,品壹首精致深刻的詩。
彭澤謙掌櫃的,東坡仙人。
雖然來源不同,但是味道差不多。
蘇軾被政敵流放,政敵想殺他。但是蘇軾很淡定,他還是和陶詩明壹起自慰。黃庭堅說,蘇東坡和陶淵明的人生境遇不同,但他們高尚的節操和人生態度卻十分相似,兩人都會流芳百世。中國壹直說“士相輕”,其實也不盡然。杜甫和李白的關系,黃庭堅和蘇東坡的關系,都是反證。黃庭堅也有壹首詩紀念他的詩友:
關上門找壹句,說陳沒有私心,把錢花在客人身上,。
我不知道我是否衣食無憂。西風淚顧騰。
這是為了紀念著名詩人陳師道和著名詩人秦觀。陳師道,字五子,號後山居士,官至盛正子,是江西詩派的重要詩人。他生活貧困,經常沒有食物和衣服。據說,當他有了創作的沖動時,他就匆匆趕回家,關上門,上床睡覺。他是在大學裏懷上的,有時要壹整天,所以有“關起門來找句子”之稱。秦觀,本名少佑,名淮海居士,曾任刺史,是“蘇門四學士”之壹。秦觀文學思維敏捷,常常壹口氣寫出來。黃庭堅深情地想起他們:可憐的陳師道,不知吃得飽穿得飽嗎?秦觀死於滕州,貶謫於此。
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生前聲名遠播。但他和好友秦觀壹樣,被流放,被迫住在益州(今廣西宜山縣)頭壹座破舊的駐軍大樓裏,死得很慘。
南宋詩歌
公元1126年,北方遊牧民族入侵汴梁開封,俘虜了惠帝和秦始皇,從而結束了北宋。1127年,宋高宗在中國的南半部建立政權,後來把臨安(現在的杭州)作為其首都。這是南宋時期。
南宋詩歌雖仍受江西詩派影響,但大起大落改變了詩人的心境,使南宋詩歌具有了時代特征。成就最大的是陸遊為代表的愛國詩,其次是範成大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
陳是我國南北宋之交壹位傑出的詩人。陳,,字歸去,號珍齋。他推崇杜甫,南渡後對杜甫的詩有了更深的理解,逐漸形成了自己豪放悲涼的風格。如《雨中重塑海山樓》: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海闊天空,整個人生向群山敞開。
岸上天影隨潮入,樓上春容帶雨。
慷慨的詩是自怨自艾,四處流浪是悲哀。
勇士胡安現在在這裏嗎?同年沒有壹個母站。
海山樓在廣州。詩中充滿了強烈的憂國憂民之情。樓頭的欄桿面朝大海而立,眼前的壯麗景象,只是用來象征詩人報國的寬廣胸懷。岸邊的土地和上面的天空隨著潮水進入詩人的眼簾,海山樓周圍的春色隨著細雨來到樓前。大好河山自然激起詩人的愛國情懷。山河半落,我無力回天。我只好懷著深深的遺憾寫詩抒懷,用壹聲長長的嘆息來排解胸中的壓抑。看不到《滅胡大俠》,是民族的悲劇。雖然和杜甫登上樓梯時的詩句相似,但感受卻大相徑庭。杜甫登上單親平臺,恰逢唐朝全盛時期,君臣相享,國家富強。我此刻面對的是山河破碎的現實,國家和民族都在苦難之中。單親臺位於山東單縣,當年孔子弟子糜子邊彈琴的地方。陳寫過壹首著名的詩《牡丹花》,這首詩意味深長:
自從金朝的鐵蹄踐踏了祖國的大地,十年了,回首故鄉洛陽,路是如此的漫長。
歲月已使我衰老,今天,我獨自壹人,徘徊在春風小溪邊的綠碼頭,欣賞盛開的牡丹。
陳是洛陽人。伊,洛即伊水、洛水,洛陽即洛水之北。青墩溪在浙江省桐鄉縣。龍仲科指的是年老體弱者。自從金人入侵,淮河以北的土地落入敵人手中。作者已經10年沒有見到他家鄉的面貌了。洛陽以盛產牡丹而聞名。此刻,作者獨自站在遙遠異鄉的春風,凝望著家鄉的名花。“獨立東風”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粗略來說,可以說是國家滅亡的遺留問題;詳細來說,可能包括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預測和期待等等。如果作者不說,讀者可以進行合理的聯想,也就是說有說不完的話,有說不完的意思。
南宋有“中興四大家”之說,指的是尤茂、楊萬裏、範成大、陸遊。這四個人年齡相仿,是好朋友。其中尤茂的詩又少又差,所以不被稱贊。其他三個都很有名。
楊萬裏,字庭秀,名誠齋。他的詩歌開始向黃庭堅學習,後來又向晚唐詩歌轉變,形成了自己明快、質樸、自然的風格。如他的《插秧之歌》:
田夫把秧苗扔給了那位婦女,孩子們把秧苗拔了出來放了進去。
簽【d not u mó u】是壹個詭計而且是壹個釘子,雨水從頭淋到肩。
吃飯時叫運河休息半會兒,低頭彎腰就是不接。
在幼苗根部沒有牢牢扭住的時候照顧鵝和小鴨。
田夫,天福,小二,大二,家庭動員。雨天插秧,雨帽像戰士的頭盔,麻纖維像盔甲。即便如此,從頭到腳都濕透了。搶農民的時候,我連早飯都顧不上,就低頭幹活。在幼苗被妥善處理之前,我得照顧鵝和鴨。全詩生動地描繪了壹個“忙”字,但“苦”字也表露無遺,詩人的同情不言而喻。這就是“言外之意”。他的詩《蘇陵禿鷲寺》既是寫景,也是論辯,很有意思:
起初懷疑是夜雨突然轉晴,但山泉響了壹夜。
壹聲不吭地流向黔西,在山中鬧得沸沸揚揚。
靈鷲寺位於江西省廣豐縣。晚上住在廟裏,就像下了壹夜大雨。當我早上醒來時,我意識到根本沒有下雨。是奔流的山泉,讓詩人徹夜難眠。泉水在山裏不停地響,流進下面的小溪裏卻沒有動靜。有過這種經歷的人都會知道,詩人形容得非常貼切。有人說這是壹首諷喻詩,用泉水比喻壹個書生。在野時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評論,做官時沈默寡言。這個理解也很貼切,作者的本意大概是壹語雙關。
範成大,本名智能兒,名石虎居士,以田園詩著稱。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村生活自然成為詩歌創作的重要題材。在王維的作品中,詩人只寫鄉村的清幽閑適,不寫鄉村的苦難;在王建壹的詩歌中,農民的苦難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對淳樸善良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情趣的描寫卻很少。範成大兩個都寫,有愛,有高超的藝術造詣。所以可以說,他的田園詩超越了過去的人,後來也沒有人超越他。下面就從他的《四季田園雜趣》(* * * 48首)中選幾首來欣賞壹下:
蝶既入菜花,久無客來田家。
雞飛過柵欄,狗叫著,直到它知道有壹個商人在賣茶。
夏天的鄉村非常安靜。壹對對蝴蝶在菜花地裏靜靜地飛翔。就在這時,突然雞飛狗叫,村子裏出現了壹個商人。大家都出來買茶,叫上哥哥嫂子,帶好兒孫,跟攤販討價還價。多好的風俗畫啊!詩人用和農民平等的感情來寫,這本身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