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開放存取
3.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
4.維普期刊數據庫
5.超星期刊數據庫
6.閱讀展示百鏈
7.人民數據庫
8.高校圖書的高平臺,如富鏈接(福建省高校數字圖書館)平臺。
中國知網成立於1995,致力於建設連接全球公共知識生產、傳播、擴散、利用和再創新全過程的全球知識基礎設施。整合期刊文獻、學位論文、會議論文、重要報刊、專利、年鑒、工具書等各類標準化權威數據資源,形成世界知識大數據。
充分利用海量數據存儲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深度學習算法,為科研人員提供精準的科研成果獲取服務和快速的學術成果發布服務,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公眾提供場景化的權威知識服務。
在出版媒體的整合上,知網正在積極探索和實踐。2017申請了網絡出版號“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簡稱CAJ-N,在此基礎上搭建了學術文獻網絡發布平臺,為科研人員提供了發表學術成果的平臺。經期刊出版社定稿後可直接在CNKI平臺發表,大大提高了學術論文的時效性、影響力和傳播力。
目前約有1000份雜誌加入了網絡首發。從對比結果來看,加入網絡首發的論文在下載量、瀏覽量、檢索數、影響因子、H指數等指標上都有較大提升。
除了初始發表,還實現了學術論文的增強發表,包括高清圖片、實驗過程數據、視頻和音頻,以及數據發布和協作發布。
擴展數據
中國知網在學術資源整合與共享領域具有無可爭議的市場主導地位。關於是否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爭論也從幕後走向了臺前。
據新京報報道,作為國內最大、最全的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近期成為輿論焦點。因為中國知網憑借市場壟斷地位向用戶收取高額閱讀費,甚至設置最低充值金額,卻向學術論文作者支付不可償還的閱讀卡和壹部分極低的稿酬,使得其毛利率多年高於50%。
中國知網的建設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建設的壹部分,意味著國內學術文獻全部數字化,量的積累已經使其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放眼全球,如美國的lexis,荷蘭的Elsevier,也有壹定的壟斷地位。所以,在市場上擁有壟斷地位,並不是中國知網的“原罪”。
參考資料:
人民網-智能時代的數字化轉型-新聞出版融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