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Xi半坡遺址發現了當時人們種植的谷子。小米就是我們今天在華北經常吃的小米。在半坡部落居住的壹個山洞裏,有幾桶腐爛的谷殼。仍然在壹個小陶罐裏,保存著完整的谷殼。除半坡外,陜西寶雞北首嶺和滑縣胡荃村原址的坑、房、墓中也發現了粟殼。這些遺址的年代約在6000年至7000年前,導致學術界得出“中國是世界上農業發展最早的國家之壹,也是最早生產谷子的國家”(《中國歷史草案》第壹卷)。此外,半坡遺址出土的壹些農具也可以作為旁證。比如半坡人割谷穗用的刀,長方形中腰穿甲刀,有角度的梯形刀,就是典型的粟文化的工具。
我國谷子的種植始於陜西北部地區,在古代的記載中也可以找到。比如史燚引用周樹的話說:“神農時下粟,神農耕之,種之。”《春秋》中也有“顏地為大庭家,黃帝為下家,以雷播谷百,為神農壹日”的說法。歷史上稱神農或為姜,姜部落最初活動地區在陜西寶雞地區渭河北岸,後發展到華山地區。學術界認為,神農大約是七八千年前的氏族,大致相當於半坡遺址的文化時間。
至於水稻的種植,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現的秈稻和粳稻最能說明問題。考古界證明,河姆渡文化是7000年前中國南方的典型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水稻和厚厚的稻殼,充分說明中國長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主要地區之壹(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簡史圖集(1))。此外,在中國江蘇省吳縣草鞋山,還發現了壹個含有碳化米粒的洞穴。稍晚於上述,在仰韶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出土了栽培稻的植株和種子。這壹切足以說明中國是水稻栽培最早的國家之壹。目前世界上關於水稻的起源和傳播有兩種學說:壹種是起源於雲貴高原,然後傳播到東南亞和印度,另壹種是起源於雲南和印度阿薩姆邦,然後傳播到世界各地。這兩種說法都肯定了中國是水稻的發源地之壹,但沒有材料證明印度早於河姆渡就有水稻遺存。
據古代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種植水稻,有更豐富的證明材料。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米”字。根據《管子·仲卿篇》、《魯輿道紀篇》和《淮南子·修吾訓》(分別寫於公元前4世紀和公元前2世紀),中國古代種植水稻的時間比神農時代更早。記載較為可靠的《史記》也記載了黃帝(約四五千年前)種植粟、黍、稻等五種谷類,大禹、後稷、伯夷等傳教士在低濕地區種植水稻的傳說。這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前,中國的水稻不僅在南方種植,而且延伸到了黃河流域。相傳同樣是古代稻作國的印度,記錄水稻壹詞的時間要晚得多。據國外學者考證,“米”字最早見於約公元前1000年的《阿賈瓦吠陀》聖歌,距今約3000年。
所以,根據以上考古和文獻資料,可以很好的說,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小米和水稻的國家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