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們來看下壹段,D 2:壹念足矣。這壹段重點是臨終部分。也就是說壹個垂死的人,他是怎麽死的,他為什麽死,來談這個事情。有問有答。我們先來看:“西方到此十萬億佛土,如何出世?”說:凈土離我們那麽遠,為什麽快死的人還活著?他前世是什麽心態?好,我們先來讀壹下。請交叉雙手:
當西方到了這10萬億的土地上,會誕生什麽?十萬億噸土地,不是出於我以前的心念,我的心念沒有理由,我靠的是佛祖發自內心的力量來引領我。為什麽很難出生?如果妳在鏡子裏看幾十個有山川的亭臺樓閣,樓層數不勝數,沒有距離。妳可以看到他們都沒有順序。從西方來說,有十萬多億佛土,世稱極樂,果然如此;其土有佛,無.阿彌陀佛,現在據說也是如此;彌留之際,阿彌陀佛等聖人出現在他面前。死時心不反,得阿彌陀佛之地。當妳知道:字字三摩地,大圓鏡也是智慧之靈。
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和這個地方很重要。當妳死的時候,只要妳這樣做,妳就壹定會死。他先講理論,後壹段講實際操作方法。
他說:這麽遠的距離,那我們怎麽能死呢?他說:十萬億佛土,理論上,實際上沒有離開我的心靈之前,因為我們的心靈已經遍布法界;第二個要看佛的接受程度。所以這個地方,理論上我們前世靠的是兩股力量:第壹自我功德;第二阿彌陀佛本願的接受。有兩種:壹種是心力,壹種是佛力。這個佛力也等於法力,因為念佛的時候創造了壹個佛名的聲音,佛就在聲音裏。凈土宗,佛力等於法力。
講個比方:妳看鏡子裏的幾十層山水亭,這面鏡子就是我們的思想,山水亭就像凈土。雖然它有很多層次,很清晰,但不是遠近,同時出現,沒有順序。這個地方說明:將死之人死,必如鏡調心。這壹點很重要!各位,妳們知道鏡子的特點是什麽嗎?妳猜怎麽著對,對,“來了就不走”,簡單明了,沒有庇護!妳看:妳爸爸去照鏡子,之後妳媽媽去照鏡子,然後妳去照鏡子。它隨著命運出現,卻根本沒有棲身之地。這壹點很重要!只要妳覺得,這面鏡子不是鏡子。將死之人,應以心為鏡!當然,妳平時就是這麽訓練的。也就是說,看到什麽東西,不要馬上“仁慈”,不要這樣,踩剎車——不要動!這是命運的幻覺。因為妳平時喜歡動,死了肯定會動。
其實壹個人越有責任心,活的越艱難,因為他要管的事情太多了,然後他會給自己壹個理由:哎!這件事應該由我負責,但應該由妳負責。沒毛病,只是妳的心活不下去。妳要能活下去!妳說了算,不管不顧,真的,執著的人很難活下去!
因此,如果妳看看所有修過凈土宗的人,妳會註意到,在他們的晚年,他們必須“料理壹切事務”,幾乎沒有例外,甚至易大師也是如此。當我看到亦舒大師對壹切都感興趣時,我很害怕!胡藝大師55歲的時候跑到靈峰山,沒有下來。兩年後他去世了。晚年,尹光大師壹路封閉,幾乎無壹例外。當然其他人都關門了,我也沒什麽好說的。當我看到胡藝大師靠近時,我真的嚇出了壹身冷汗。就連他老人家也不得不這麽做——為壹切而死,因為妳的想法會結束。
所以,妳看最後是怎麽回事:從西方,十萬億佛土之上,有壹個世界叫極樂世界,等等。這句話太完美了!當妳快死的時候,妳必須清空妳的身心,這樣極樂世界才能存在。在妳生命的盡頭,妳必須清空妳的心,阿彌陀佛的正報——“其土中有佛,故今說”,這樣阿彌陀佛才能在場;“壹個人臨死的時候,阿彌陀佛等聖人出現在他面前。彌留之際,心不反,即死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以此類推。”要想死,就要清空身心,否則阿彌陀佛進不去。空不是沒有妄想,沒有,只要不活,就是空的。
臨終的時候,妳只要動壹個念頭,不管妳的理由是什麽,不管!妳說:我壹定要救他,不管怎麽樣,只要妳動壹個念頭,妳就會生死輪回,只要妳動壹個念頭——“壹個念頭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壹個念頭被烏雲遮住。”死亡沒有理由,反正妳會失敗,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
“當妳認識每壹個字的時候,都是海中三昧,也是大圓鏡中的智慧之靈”,所以胡藝大師的意思是:我們必須想辦法向海和鏡子學習,他們那種活而不活的功夫。當然有人問:那為什麽不活了?就是之前有般若智慧,不然怎麽活不下去?所以我們要知道外道也講感應道教,凈土宗也講感應道教,這是不壹樣的。外道感應道是向外爬,因為他遇到鬼神感應道,他向外爬的恰到好處,兩個磁場差不多;但如果妳是同情佛的,妳爬是不對的。因為妳爬,是輪回的力量——妳開始輪回,阿彌陀佛涅槃,妳就是輪回。這兩顆心不對應。怎麽能感受到道呢?
死的時候壹定要收心。妳必須正念真理,然後遵從妳的意願,提及佛名,妳才能死。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所以當妳看到壹個人快死的時候,只要看看周圍:佛來了嗎?妳大概就不會死了,因為妳連自己的心臟都沒有接受。鏡子不是這樣的,鏡子是命運,壹定要接受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從這段話中知道:其實生活的關鍵不在於距離。別擔心。這不是問題。想想也沒用。關鍵是妳有沒有清空。妳要做的就是空,剩下的就交給阿彌陀佛了。
我們凈土人臨終只需要做三件事。第壹,清空身心,讓生活歸零。過去的事,不要去想。雖然妳有很多人生經歷,留下了很多善惡的痕跡,但它壹定會在妳生命的盡頭生效,因為它太熟悉我們了,它不會放過我們,但妳只需要做壹件事:不跟風就好。只要妳不跟風,過去的因緣不會幹擾妳。這是第壹件事——清空妳的身心;第二,服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下定決心接受阿彌陀佛的拯救,我跟妳走;第三,提佛號絕對成功!從這段話來看,絕對成功!妳必須想辦法先切斷過去。人生無解。只有放下,才能解決。妳不想解開這個蜘蛛網。妳解不開。妳要先離開,去凈土,回到婆婆身邊,再來回答這壹生的錯綜復雜。現在我們只能做壹件事——放手。
所以,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過世的人做了三件事。首先,他們清空了自己的身心。第二,在內心接受阿彌陀佛的接納,遵從自己的意願;第三,提佛名。剩下的交給阿彌陀佛,他會有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