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西域傳》中。在漢代,西域是指從今天的新疆延伸到中亞的廣大地區,包括今天的中國新疆、塔裏木盆地、西藏、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西域是漢代的壹個重要地區。漢武帝時期,設立西域都護府,掌管西域軍政。
隋唐時期,西域的政治經濟地位得到了提高。唐代西域分為安西、高昌、龜茲、焉耆四部。安西指今天的新疆地區和塔裏木盆地,高昌指今天的吐魯番地區,龜茲指今天的喀什地區,焉耆指今天的庫爾勒地區。這四部分是唐代對西域的最終劃分,也成為唐代西域的行政區劃。
新疆地理環境
山與盆相間排列,盆被山環繞,稱為“三山兩盆”。北有阿爾泰山,南有昆侖山系;天山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塔裏木盆地,北部是準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海拔155米(也是中國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裏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海拔8611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公裏(直線距離)。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