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粽子,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東漢末年,泰山太守英紹所著的《風俗通義》壹書中提到:“風俗以葉裹黍,以濃灰汁煮之,五月五日及夏季至日,以透味。”
這個時期,粽子的甜鹹特點還不是很突出。上面說的灰汁是指草木灰浸出的水,用“純灰汁”煮的粽子不甜不鹹。
灰汁粽子不是東漢獨有的。北魏農作《齊·姚敏書》提到粽子時,也是用“小米棗灰汁”煮粽子。
或許在當時,粽子用於祭祀活動時更多的是禮儀性而非食用性,以至於幾百年來都沒有提升口感。
粽子能出現在這樣的場合,壹定很好吃。可惜唐人的記載總是註重粽子的形狀,比如餃粽子、錐粽子、淩粽子、筒粽子、杞子粽子、秤砣粽子...也從不記錄他們的口味是鹹還是甜。
直到宋代,市井文化興盛,粽子的品種也比前代豐富多彩了許多。南宋都城臨安甚至“用各種方法把粽子做成亭臺樓閣、車車”。
關於粽子味道的記載終於出現了,這些記載都是指甜甜的粽子。
比如北宋章雷的作品中就提到:“水團裹著冰糖泡著,有透明的角和松。”粽子不僅甜,還可以冰鎮。南宋細心的《老武林外傳》中記載的“糖蜜水餃”,也是從名字上標榜其甜。
甜粽子的技術已經成熟,而鹹粽子,至少從文字記載上,找不到它在宋代存在的證據。也就是說,在楊過和程英生活的南宋時期,不存在粽子是鹹是甜的問題。只要妳想吃粽子,那就是甜甜的粽子。
鹹粽子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明朝中期了。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和他的兒子宋寫了壹本飲食書《竹雨山雜屋》,裏面就寫了粽子。在“蜜豆沙”、“肥棗”、“去皮核桃”等甜味餡料中,還出現了壹種“豬肉泥”,即豬肉醬餡的粽子,可能是鹹的。
至於金庸的火腿粽子,直到清朝中葉才在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有所記載,它源於《揚州鴻福》:將壹大塊火腿放在粒粒飽滿的糯米中,用大葉包裹,燉壹天壹夜,“食之油膩溫潤,肉之米狀”。
這種食物除了蒸的時間太長之外,和今天的鹹粽子沒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