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巢湖水系

巢湖水系

巢湖位於長江水系的下遊。湖水主要由地表徑流補給,流域面積12938平方公裏,其中巢湖閘上9130平方公裏,閘下3808平方公裏。取水範圍包括合肥、巢湖、肥東、肥西、廬江、舒城縣、無為縣。灌溉面積400多萬畝。

沿湖有35條河流。其中較大的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排河、南淝河、楊洋河、高哲河和趙賀河。入湖河流呈向心性分布,且河源較短,區內地形凹凸不平,呈現出山溪性河流的特征。

巢湖水系分布很不對稱。杭埠河、白石天河、排河、南淝河、綏陽河、高哲河等主要河流均來自西部和北部山區,其中杭埠河、白石天河、南淝河是巢湖水系的主流,約占整個巢湖流域面積的70%。南方的河流較短,水量較少,如獅山河、古聖河、趙賀河、獅子河、郜林河等。巢湖水系的水從南、西、北三個方向流入湖中,然後在巢湖市城關流出湖,經玉溪河東南流向玉溪口,匯入長江。南淝河,發源於肥西縣長崗鄉,經東浦水庫、合肥市、建華、耿威、唐小營、楊墩、三岔河、板橋、石口流入巢湖,全長65公裏,流域面積1618.5平方公裏。其中,合肥市蕪湖路橋至石口可通航30公裏,是合肥市唯壹的水路。南淝河有13條支流,主要支流有李思河、上板橋河、店埠河、長樂河。

排河,發源於肥西縣中部的周公山、醴陵山等丘陵地帶,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城西大橋、上排、中排、下排,流入巢湖,全長48.9公裏,流域面積584.6平方公裏。河床上遊窄而尖,下遊寬而緩。枯水期水深1m,主要支流有庫呂河、樹頭河、王老巖河、滾子河、古更河,多為季節性河流。常年被送到河口航行。

杭埠河是壹條天然河流。發源於嶽西縣主書苑,自西南向東北流經舒城縣龍河口、馬家河口至將軍氹,再經廬江縣京廣漢橋於王寺流下(肥西縣在左岸),於大灘灣匯入豐樂河,匯新河入巢湖,全長139公裏。流域面積2070平方公裏(不含豐樂河)。

白石天河,又名白山河,發源於廬江北部金牛丘陵區,向東北流入三汊河牛首河,後右轉洛布河,經南嶺北流入巢湖,全長57公裏,流域面積843平方公裏。白石天河是壹條天然多沙河流。高山尖到石頭鎮36公裏叫金牛河。石頭鎮至白山河口21 km稱為白山河,河道淺窄,上遊泥沙流失嚴重。

趙賀是壹條人工河。原名漕河,又名皂河、馬尾河,全長13.6公裏。清代李恩減緩巢湖及其支流的記載;皂河位於潮縣馬尾河內,可連十余裏。被曹操打開,水進了窩。

高哲河,唐宋時名為石梁河,隨著高哲鎮的繁榮,改名為高哲河。發源於山東羅剎,流經高哲鎮,在河口村匯入巢湖,全長37公裏。是壹條平原河流,沿線有夏格河、中沿河流過,流域面積540平方公裏。

豐樂河,古稱桃溪,清代稱後河,又名何潔。總長117.5訴訟,流域面積2080平方公裏。有南、北、中三個源頭,都是出六安的。最初與杭埠河匯合,後向東延伸,在大灘灣匯合,註入巢湖。

唐川趙賀位於廬江縣東北部,由南向北,是連接黃陂湖、白湖、巢湖的樞紐水道。河道分為三段:峽橋至白湖段約5公裏,稱為唐川河(原名大峽、馬鹹、黃草溝、唐缺河);唐川河至嶗山頸段稱為新河(白湖圍墾後新開的河道),垂直貫穿白湖農場,長15km。嶗山頸至馬尾河口段稱為趙賀河(原名皂河,為人工河),全長12公裏,是廬江與超縣的分界線。支流龍河(又名勝橋河)發源於二角子山,自西向東經勝橋鎮流入趙賀,長21.5km,匯水面積85km2。順崗河源頭出古山東麓,過海市蜃樓,經東灣進入新河,長11 km。白湖東環尾河環繞董大偉,其南北兩端分別與新河匯合,全長21.3km。西環衛河環繞西大圩,南北兩端分別與新河匯合,全長23公裏。環繞東西的渭河既是泄洪道和航運線,也是白湖農場與周邊縣的界河。

固勝河,橫穿廬江縣徐橋鄉,發源於牌坊附近的未名山,是壹條獨立的河流,自西南向東北流入巢湖,全長8公裏。1949、65438+10月、1後,對巢湖魚類資源進行了三次調查。1963采集到魚類標本83種,1973采集到67種,1980采集到78種。到20世紀90年代,巢湖共有魚類94種,隸屬於1目20科。

巢湖主要名優水產品有銀魚、美白蝦、湖蟹,被譽為“巢湖三鮮”。此外,在魚類資源中,湖鰱在巢湖漁業生產中占主導地位。紅鯉、“四大魚”、鯉魚、鯽魚等魚類都是巢湖優質的鮮活品種。

1,銀魚

巢湖產的銀魚主要是大銀魚和太湖短吻銀魚,長江銀魚也有少量。銀魚是巢湖的壹種定居魚類,古稱“殘魚”、“王魚”、“小白”。巢湖銀魚壹直有“魚中皇後”之稱。不僅體色俱佳,而且軟嫩可口,營養豐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20世紀70年代以前,巢湖每年生產50 ~ 80噸銀魚。70年代後期,由於調整漁期、改革漁具漁法、保護產卵親魚等措施,銀魚資源逐年增加,1985年產量275噸。巢湖銀魚冷凍小包裝還遠銷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

2.博尼托湖

是巢湖重要的小型經濟魚類,在巢湖魚類總產量中壹直占有較大比重。湖鯖魚遊動速度很快,肉質細嫩,肥而不膩,與鰣魚不同。每年6-7月是湖鰹繁殖高峰期。幼魚長得很快,三個月左右就能長成成魚,所以捕撈產量主要集中在兩個月:10,11。除了少量的鮮食,大部分湖鯉都是曬幹後銷往全國各地。

3.臥虎紅魚

翹嘴紅鲌是巢湖大型經濟魚類的優勢種,產量占巢湖大型魚類總產量的38 ~ 50%,是構成巢湖大型魚類產量的主要魚類。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涼釣、濫釣”,“白魚”資源明顯減少。巢湖開發公司成立後,為提高“白魚”產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81年“白魚”人工繁殖成功,為“白魚”資源的增殖和巢湖水產的發展開辟了壹條新路。

4.湖蟹

湖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又名河蟹,俗稱“蟹”、“大閘蟹”,是巢湖珍貴的水產品之壹。巢湖建閘前,每年春天都有大量的中華絨螯蟹苗通過玉溪河入湖生長。自20世紀60年代設立玉溪門和巢湖門以來,幼蟹壹直被禁止進入巢湖。自1972以來,巢湖開發公司每年都向巢湖人工投放蟹苗和幼蟹,使巢湖湖蟹仍能保持壹定的產量。由於長江口蟹苗資源枯竭,巢湖湖蟹生產瀕臨危機。20世紀80年代,水產科技工作者在蟹苗人工育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別是安徽省滁縣水產研究所的淡水蟹苗人工育苗獲得成功,給巢湖湖蟹生產帶來了活力,巢湖每年蟹產量約為15 ~ 30萬斤。

5.美麗的白蝦

美麗白蝦,巢湖俗稱白蝦,是巢湖水產中的珍品,占巢湖蝦類組成的80%以上,是優勢種群。白蝦殼軟嫩,味道鮮美。因為分布在開闊水域湖區,所以產量高,是巢湖很多魚類的重要餌料。巢湖白蝦年捕獲量約為壹百萬斤。20世紀60年代,巢湖白蝦被運往國際市場。巢湖白蝦可以加工成蝦幹和蝦米,白蝦的籽可以加工成蝦籽。蝦又叫湖稻,巢湖是我國湖稻的主要產區之壹。巢湖沿岸的壹大片圩區裏有稻田和沼澤地。冬春季優勢種為扇尾雉、冠雉和紅腳鸛。白背磯鷸、森林磯鷸、綠腳磯鷸、澤鷸、黑腳磯鷸、尖尾磯鷸和紅嘴鷗是常見的種類;蒼鷺、大白鷺、紅點鴨、灰斑雉、大沙雉、針尾沙雉為稀有物種。夏季池鷺常見,偶爾可見小白鷺、劍鷺、灰頭雞。正常天氣下,裸露湖灘淺水區有大量水禽活動,但種類不多,以環頸鸻和紅嘴鷗為優勢種;鷺、扇尾沙雉、鷓鴣、海鷗為常見品種;黃貓頭鷹和鳳尾雉是稀有物種。風浪較大時,湖灘和淺水區很少有水禽活動。夏季由於雨水越來越多,入湖水量激增,湖水明顯上漲,湖灘面積銳減。在有限的裸露湖灘上只能看到大量的金眶鷸和少量的鷸。在蘆葦叢中,只看到大量的蘆葦鶯,偶爾看到蘆葦。湖區水鳥很少,偶爾也只看到幾只鴨子。但在鴨子遷徙期,可以看到大量野鴨在湖面上活動。冬季,湖區水面上空,尤其是湖灣支流上空,有大量紅嘴鷗和銀鷗在此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