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代筆記在古籍中的作用

古代筆記在古籍中的作用

首先,古文字註釋是閱讀古文字的階梯和橋梁。我們今天看不懂古籍,障礙來自兩個方面:壹是語言文字方面的障礙,包括古今詞義的變化、古籍中特殊的語法現象、古籍流傳和抄寫過程中的錯誤等等;二是知識的障礙,由於古籍記載的東西離我們很遠,我們對當時的社會生活、法律法規、禮儀習俗等缺乏了解。其實這些障礙古人讀書的時候也遇到過。為了使人們了解古籍,壹代又壹代的學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註釋了許多古籍。壹般來說,古人從兩個方面進行註釋,壹是對詞語、短語進行解釋,以排除語言、文字的障礙,二是對古代漢語所涉及的政治、經濟、軍事、禮儀、名物、風俗進行解釋,以排除知識的障礙。古人的筆記,為我們的閱讀搭起了梯子和橋梁。通過閱讀古人的筆記,我們不僅可以熟悉文字的含義,還可以從多方面了解古代社會生活,擴大知識面。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禮記》中的壹則筆記“帝王將相閑時老”,來更多地了解古代狩獵的具體做法,以及古人對生物資源保護的具體規定。閱讀《左公四年》中的註釋,可以了解古代冰的儲藏系統和冰的各種用途。閱讀“詩瀟雅長堤”和“飲酒”下的註釋,我們可以了解到家族私人宴會的細節。

其次,古代的註解更貼近現實,更可靠。古代人對書籍的註釋有其獨特的條件,即他們與經典文獻成書的時間相隔不遠,所處的社會與前代壹脈相承,因而有感性認識,熟悉古籍記載的方方面面。此外,這些註釋者大多是知名學者和訓詁專家,因此他們的註釋壹般是實用可靠的。比如寫《春秋列傳》的杜預,是東晉的儒生。他深諳《左傳》,自稱有“左傳癮”。同時也是壹個軍事家,能帶兵打仗,被稱為“杜武庫”。《左傳》這本書,關於戰爭的內容,占了很大篇幅。這樣壹部由人俞註釋的書,自然是翔實可靠的,而且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第三,古代註釋是現代註釋的源頭和重要基礎。當我們翻開現代人的筆記,可以發現現代人筆記的壹些表述並非原創,而是來自古代筆記。他們做筆記的時候,要麽直接抄古人的筆記,要麽用現代俚語復述古人說的話。這樣做當然是可能的。這種情況告訴我們,古註是源,今註是流。讀了古代的註釋,可以知其源,知其流,同時也可以判斷現代註釋的優劣。比如:《孟子·離婁·夏柒人有妻有妾》:“蚤動始,慈善自善人處。”壹書《肛文選》註:“施(yí):延,作‘循’解。”根據這個註,“是”和“從”是同義並列謂語,意思是:“壹大早起來,跟著我丈夫到他要去的地方。所以我們看不出有什麽問題。”但是如果妳看看趙琪的孟子的章節,妳就會知道它的錯誤。趙註:“施者作惡,不欲使善人感。”所謂“惡行”,就是走路時左躲右閃。趙琪把“師”解釋為“惡師”是有根據的。因為“勢”的本義是“旗幟的樣子”(見《說文》),即旗幟隨風來回飄揚的樣子。狀語“是”作“從”,生動地描繪了妻子釘尖時的真實情景。所以讀古人的筆記可以讓孩子有明眼人,今人的解讀也不會雲裏霧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