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謙(1593 ~ 1657),原名易迅,字若觀,明亡後改名遷,以表達忘國之痛。明清史家。他從小刻苦讀書,是明朝的學生,但壹生沒有做官。他家境貧寒,靠做屏友,做壹些文墨事務,代寫娛樂文章為生。
譚千愛博覽群書,潛心兒童史百家之言,熟讀歷代故事,尤其是明朝典故。我決定寫壹部真實可信的明朝歷史,是因為我覺得明朝幾個朝代的記載都不準確,各種學者寫的關於明朝的史書也多是表面文章,錯誤百出。天啟元年(1621),根據明朝的記載,查閱各種史書,明辨是非,寫了《國缺》。第壹稿完成於天啟六年,之後又陸續修改補充。"這六個草稿被整理成100冊."清順治二年(1645),他不忍忘記國家滅亡的歷史,又到地堡去補崇禎和弘光兩朝的歷史。兩年後,手稿被盜,五十多歲的譚千壹怒之下重寫。經過四年的努力,我終於如願以償。順治十年,他帶著手稿北上,在北京待了兩年,拜訪大臣、皇族、宦官、公仆,參觀了許多歷史遺跡,收集明朝遺風,加以補充和修訂。該書完成後署名“江左遺民”。
《國闕》是壹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明朝的重要史實。譚倩寫的。譚謙擅長歷史。鑒於明代史籍已被史家破,曲筆已訟,且多有諱莫如深,不準確,各種編年史也粗糙得不真實。他們努力查找各種資料,廣泛征求信息,盡壹切努力收集信息。天啟元年(1621)編,六年完成初稿。順治四年(1647),全本被盜,憤然重寫,歷時三十余年,編撰成《國缺》壹書。這位秘書講述了從元文宗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誕生,到順治二年五月清兵進入南京,到斧王政權滅亡,317年的歷史。《史明錄》中不敢提及的明代重要史實:壹些重要事件之後往往是個人和學者的評論。其史實經過仔細考證,材料具有相當的可靠性或參考價值。萬歷以後70多年的歷史,以及建州女真發展的記錄,後金與明朝的關系,在他的書裏都特別少見。根據地寶、地方誌、官員遺民口述資料整理補充的崇禎十七年史實,也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書中有些敘述過於簡略,有些事件前後重復,說法不壹。此外,封建正統歷史觀、儒家天命論、佛道思想等迷信思想也在書中得到強烈體現。《國闕》手稿重100卷,譚謙死後只有手稿流傳至今。後在浙江海寧根據姜《艷粉草堂》手稿和《四明盧氏抱堂書稿》收藏,並對崇禎十卷進行校對和標點,共104卷,卷首共4卷,* * 108卷。1958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六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