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研究古籍用紙的目的是什麽?

研究古籍用紙的目的是什麽?

造紙技術/造紙技術

中國四大發明之壹,人類文明史上的傑出發明。

紙是用於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的片狀纖維產品。壹般由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經過打漿、網上交錯組合、初步脫水、壓縮、幹燥制成。中國是世界上第壹個發明紙的國家。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就已經有了麻纖維紙。質地粗糙,數量少,成本高,知名度低。

造紙術的發展

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古代記載,《後漢書·蔡倫傳》說:“自古以來,用竹筒編書、編事跡;用的人叫紙。又貴又簡單,對人不方便。倫有意,以樹皮、麻頭、布、漁網為紙。”後人尊稱他為中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東漢許慎在他的中國第壹部條理清晰、系統的字典《說文解字》中談到了“紙”的起源。他說:“紙是從旁部來的,也就是從絲的旁部來的”。當時的紙主要是絹絲,和現在意義上的紙完全不壹樣。紙的發明、發展和傳播也經歷了壹個曲折的過程。105年造紙術發明後,造紙術從河南傳到其他經濟文化發達地區。蔡倫在陜西洋縣封龍亭侯,造紙術傳到漢中地區,逐漸傳到四川。據蔡倫家鄉湖南耒陽的民間傳說,蔡倫生前還向家鄉傳授造紙術。東漢末年,山東的造紙也比較發達,是左博東萊縣(今葉縣)的造紙能手。此外,紙和裝飾書籍首先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自晉代以來,中國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書畫家,極大地促進了書畫紙的發展。比如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父子時期就對書畫用紙進行了大幅改進。晉南北朝時期的書寫紙是用麻、竹皮制成,紙面塗以澱粉和白色礦物顏料,打磨而成。隋朝統壹南北後,唐宋繼承和發展了數百年的造紙成果,開啟了唐宋手工造紙的鼎盛時期:唐代書畫和佛教的流行增加了對紙張的需求,造紙的原料擴展到了藤和桑皮。書畫紙也是先塗上硝酸澱粉再打蠟,最後用粗布或石頭打磨。經線書寫紙也用黃柏染成黃色,避免冒煙。北宋時,安徽用夜曬晚收的方法漂白麻纖維造紙,原紙光滑潔白,經久耐用。南宋時,中國南方盛產竹紙。王安石、蘇東坡都喜歡用竹紙寫字,認為竹紙墨色鮮艷,筆法明快,被當時許多文人模仿,從而促進了竹紙的發展。到了宋代,竹紙不僅大量,而且稻麥稭稈也被用來造紙。北宋蘇易簡記載,浙江人用小麥、稻稈做紙漿,和油藤壹起造紙。到了明朝,中國用竹子造紙的技術已經完善。當時,宋的《天工》系統地描述了用竹子造紙的生產過程,並附有生產設備和操作過程的插圖。這本書已被翻譯成日文、法文和英文,並傳播到日本和歐洲。它是中國最早系統描述造紙技術的書籍。經過元明清幾百年,到清朝中期,中國的手工造紙已經相當發達,質量先進,品種繁多,成為中國文化幾千年發展和傳播的物質條件。

造紙術發明者的爭議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誰發明了造紙術?長期以來,人們壹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以來,圖書契約多以竹簡為書契,帛書(即根據書寫需要裁制的帛書)為紙契。又貴又簡單,對人不方便。倫就是發明(發明)樹皮、麻頭、布。漁網是紙做的。元興元年,奏之。皇帝好本事,所以壹直在用,所以世人稱之為‘蔡侯紙’。”因此,國內外後來的壹些著作把東漢蔡倫作為紙的發明者,並把他向漢和獻紙的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

但自從1933,已故考古學家黃文璧在新疆羅淖爾發現壹張西漢中期的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有了不同的看法。5月8日,1957,陜西省Xi市郊區灞橋磚瓦廠古墓內發現88張古紙。這堆古紙放在三面銅鏡下,很厚。雖然已經變成了碎片,但是邊緣還沒有完全腐爛。這壹發現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據考古學家考證,認為此墓不會晚於漢武帝元壽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也可以大致確定灞橋紙的年代在公元前118年之前。這個時間比蔡倫造紙的時間早了200多年。此外,1973年至1974年,甘肅漢居延遺址出土了兩張西漢晚期的麻紙。這裏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天水馬灘西漢古墓中發掘出壹幅地質圖。這張紙長5.5厘米,寬2.6厘米。這張新發現的西漢紙質地圖是目前最早的街道紙質實物。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在西漢初年就發明了古代可以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

另外,早在蔡倫之前的史書中就有壹些關於紙的記載。比如《三個古人的老故事》曾經說過:太子劉威鼻子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壹個主意,要他再去見武帝時“用紙捂住鼻子”。太子聽了江充的話,用紙捂住鼻子,進宮見明成祖。漢武帝大怒。這幅畫發生在公元前91年。再比如《漢書》中的《趙皇後傳》,記載漢武寵妃趙的妹妹趙,在曹魏死後,想要宮女曹魏能,派人送來毒藥和“和體書”,逼迫曹魏自殺。據東漢人應劭說,“Hehoof”的意思是“薄紙”(後稱絲棉紙)。再比如後漢的《賈逵傳》。公元76年,皇帝命賈逵挑選20人講授《左傳》,“傳誦竹簡、紙經”。以上關於紙的文獻都是早於公元105年,也就是蔡倫向漢和帝獻紙的年份。

否認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同誌認為“是西漢的勞動人民發明了造紙術。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了西漢的造紙技術後,加以改進、發展和提高。雍皇帝時,方上命蔡倫以充足的人力物力,組織少府方上作坊,制作了壹批上輩子制作的精品紙,在元興元年奏響。推廣後‘天下用萬物,順理成章’。”這是辯論中的壹個觀點。

另壹種意見堅持認為蔡倫是中國造紙術的發明者,理由是“根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對紙的解釋,蔡倫之前的古代文獻中提到的紙都是用絲纖維制成的,實際上並不是紙,而是漂白絲綢的副產品。自古以來,壹張中國式的植物纖維紙都要經過切割、蒸煮、打漿、懸掛。灞橋紙不是真紙。原因是“從外面看,紙張松散,紙面粗糙,厚薄差異很大。“通過固體顯微鏡和掃描電鏡觀察,發現大部分纖維和纖維束較長,說明切割不良。它們是由纖維自然堆積而成,沒有經過切割、打漿等基本操作過程,不能算是真正的紙張。可能只是漚制紡織品的下腳料,比如亂七八糟。由於古墓銅鏡下長期的內襯和鏡體重量的壓力,線頭等纖維的堆積呈片狀。此外,西漢其他所謂的古紙也很粗糙,充其量只是紙的雛形。蔡倫和他的工匠們在前人漂白和制造雛形紙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和改進,將紙的生產從書寫用的原料和技術轉移到壹個獨立的工業階段。誠然,“蔡倫紙”不會是蔡倫做出來的,但如果沒有他的“用心”,單靠方上工匠是做不出這種植物纖維紙的。所以,即使在出土了胚胎紙的今天,把蔡倫平作為中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或代表仍然是正確的,有充分的歷史依據。

另外,《後漢書》中關於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真《漢書東觀》。劉真和蔡倫是同時代人,應該可信。從記載中可以看出,蔡侯的紙張不僅可以向皇帝進貢,還可以代替絲綢書寫,紙張質量必須達到壹定的水平。

也有學者認為,灞橋紙是否是西漢的產物值得進壹步研究。他們提出的理由是“在準確查明墓人的生活年代之前,很難對古代紙張的生產年代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學判斷。更何況該墓擾動了土層,受到了外源擾動,不排除是後人帶入的可能;同樣是漢墓的昌馬王堆,完好無損,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墓主人有名字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那麽豐富,除了成千上萬的《簡愛》和絲織的古紙絹畫,卻沒有壹張麻紙。壹些研究者還認為,灞橋紙上有類似楷書的筆跡,這與新疆出土的東晉《三國誌》上的筆跡相似。基於此,灞橋紙可能是晉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