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了解敦煌莫高窟的佛教和佛教文化。
本世紀初,敦煌藏經洞藏古文獻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讓我們對隋唐時期的佛教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古老的敦煌,地處中西交通的十字路口,是中外文明的交匯點。隋唐時期,這壹地區的經濟和文化進入了繁榮時期。但同時也是壹個古老的攻守之地,戰爭的烽火往往使其遭受嚴重的破壞。北宋初年,黨項人建立的西夏國興發源於西北。敦煌西夏統治時期,當地僧人將大量古代經卷藏在莫高窟的壹個石窟建築群中,用磚封好,再用泥塗上,繪上壁畫。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秘密被遺忘了。隨後的數百年間,由於海上交通的發展和佛教影響力的下降,敦煌逐漸失去了中西交通樞紐的地位,昔日的繁華壹去不復返。明朝以後,地處西北邊陲的敦煌壹直很冷,很寂靜。直到本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藏經被偶然重新發現,其中的文獻珍品才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藏經洞是壹個長方形的洞穴,高約1.6米,寬約2.7米。房間裏堆滿了書寫文件、刺繡、繪畫、儀器和其他物品。其數量之大,至今尚不清楚。壹般估計,僅文件總數就超過4萬份。這些文獻和其他宗教藝術品的發掘,為我們研究隋唐等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歷史、宗教、文學、藝術、語言、文字等提供了大量珍貴的資料。從它被發現的那壹天起,人們就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把它和敦煌石窟建築、雕塑、壁畫壹起作為壹門專門學科來研究,形成了世界性的“敦煌學”。敦煌文獻主要寫在書上,內容可分為佛教和非佛教。佛教文獻包括:第壹,已經收錄在《大藏經》中的經典、法律、理論。由於它們早於傳世的印刷本,未被抄錄,脫落錯誤較少,因此能反映這些經典的早期形態,具有較高的校勘價值。第二,大藏經中沒有收錄的經典、法律、理論。這些作品壹直不為人知,我們可以用它們來解決壹些學術問題。以禪為例。開始是北方派(沈繡系)得勢,後來轉向南方派(慧能系)。起初南宗在神上得勢,後轉向南越、清遠。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自然或人為的原因,各個部門丟失的資料已經丟失,今天人們依靠敦煌文書來了解他們的大致情況。第三,懷疑經典。據有關學者統計,藏經洞內保存有七八十種疑似和偽造的經典。它們為研究中國佛教思想的變化和發展提供了許多重要資料。第四,三藏章疏。傳統大藏經通常只關註翻譯過來的經典,而不關註中國佛教學者寫的關於經典、法律、理論的章節。事實上,這些章節是理解中國佛教思想不可或缺的材料。五、反映寺廟宗教活動的材料。比如,變文、講經是寺廟宗教集會中解讀經典意義的常用材料;戒律的手跡、Bussa(檢查僧侶遵守戒律的情況)的記錄和僧侶名單是寺廟具體宗教活動的材料。六、反映寺廟經濟生活的材料。敦煌文獻中有大量的租佃文書,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寺廟的階級關系和經濟形式。當時敦煌藏經洞出現的稀世珍寶並沒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視。相反,西方冒險家得知消息後蜂擁至敦煌。先是英國匈牙利人斯坦因,接著是法國人佩利奧特,接著是日本大谷廣瑞探險隊,還有俄羅斯的博魯切夫和美國人沃納,他們以考古為名,大肆掠奪敦煌文物。據估計,有近3萬冊書寫論文被他們偷走。被盜後留下了8000多冊,後來保存在史靜圖書館(現為北京圖書館的前身)。敦煌也是西域和中原兩種佛教藝術的交匯點。在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大量唐代佛教壁畫。隨著佛教的鼎盛,隋唐時期的佛教繪畫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初唐畫家中,於闐人尉遲毅和尚在長安畫了許多寺廟壁畫。他善於用色彩虛化的手法表現西域的風俗和人物,同時又吸收了中原傳統的線性輪廓,使他的人物畫有“出墻”之感。他以“西方凈土之變”為主題制作了多幅壁畫,以色彩斑斕、祥和寧靜的畫面反映了初唐時期的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生活在盛唐時期的“百代畫聖”吳道子,在匯集各家畫家成就的同時,特別推崇張僧繇。他壹生創作了400多幅壁畫,壁畫中人物的衣服在舞動,墻壁上充滿了風,成為繼開元(714-741)、天寶(742-756)之後佛教、道教壁畫的典範。這壹時期寺廟壁畫中的菩薩、神靈、力士等塑像,以人體姿態為模型,更多地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審美要求,色彩豐富,儀態多樣。這說明中國的佛教壁畫進壹步世俗化了。敦煌莫高窟共有唐代壁畫彩塑洞窟207個,分為早期、盛期、中期、晚期四個階段。屬於中晚唐時期的石窟壁畫,可以視為唐代佛教繪畫藝術的代表。雖然這些壁畫是由不知名的畫家創作的,但他們的風格與吳道子和顏李奔的風格相似。敦煌唐代壁畫多以“變”為題材,以變化的形式謳歌佛國的歡樂與美好。如《凈土之變》中描繪了七寶樓臺、香花藝妓、荷塘樹鳥等景物,刻意將西方極樂世界裝飾得端莊秀麗。這幅畫以曲折的方式反映了當時的宮廷生活和人們的願望。大量的壁畫還點綴著人類生活的小場景,展現了盛唐的社會風俗,基調樂觀明朗而有趣。中唐以後,許多畫家受到禪宗風格的影響,心靈超脫,無心於世,所以他們繪畫的內容和風格都是為了表達禪宗的深刻意境。比如偉大的詩人、畫家王維,他的黑漆漆的山水畫很有詩意,後人稱之為“畫中之詩”。他改變了傳統的山水畫風格,創造了壹種超然、灑脫、清高、淡泊的畫風,對後世中國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佛像雕塑是佛教藝術的典型體現,主要保存在歷代開鑿的洞穴和修建的寺廟中。唐代是中國雕塑藝術的輝煌時代。雕塑作品奇幻精美;雕塑技法圓熟,洗練精良,充分體現了時代的剛健奔放氣息。與南北朝相比,這有了新的進步。龍門石窟的發掘繼北朝之後,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達到頂峰。奉先寺的盧舍那佛造像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造像。這座巨像雕刻於唐高宗時期,完成於武則天時期。盧舍那佛是釋迦牟尼的佛,意思是光明普照。武則天聲稱當皇帝符合佛的旨意,所以打算通過雕刻佛像來顯示自己的權威。盧舍那佛雕像高17米多,位於石窟中央。佛像清秀、勻稱、富貴、美麗,表情慈祥、恬靜;嘴角微微上翹,露出微微的微笑;頭微微低下,眼睛似乎在關註著蕓蕓眾生。溫雅真誠的人佛形象讓人感到親近,而其崇高神秘的宗教效果讓人感到敬畏。唐玄宗時期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黃金時代。這壹時期的造像圓潤豐滿,身材健碩,妝闊鬢高,充滿活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和完善,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從現存的龍門石窟、布谷寺彩塑、敦煌彩塑等作品中,可以想象出雕塑家們在當時的佛教藝術舞臺上獨領風騷,令人嘆為觀止。甘肅敦煌、天水麥積山因石頭松散,不適合雕刻,於是藝術家別出心裁,改為彩塑(在泥塑上塗色)。莫高窟北魏敦煌彩塑也經歷了逐漸接受中原文化並不斷漢化的過程。到了隋代,彩塑技術日趨成熟,手法精巧細膩,佛像明顯漢化。到了唐代,彩塑藝術進入全盛時期。它將西方佛教藝術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創作出越來越多有價值的作品。初唐造像豐滿生動,形體曲線流暢,節奏多變。盛唐的塑像更是精美絕倫。如莫高窟第45窟佛像,袒胸露臂,體態優美,薄長裙貼身,臉上帶著若隱若現的微笑。無論是溫柔的表情,還是端莊的姿態,都生動地展現了善良溫柔的東方女性的特質。但是,同洞之王,意氣風發,勇猛無比。兩者的鮮明對比給人特別深刻的藝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