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新中國第壹位女外交官是誰?

新中國第壹位女外交官是誰?

陳依米:新中國第壹位女外交官

看這篇文章。

作為新中國第壹位女外交官,陳依米不僅是壹位好妻子,更是壹位偉大的母親。在“母親節”到來之際,丈夫和心愛的兒子給她講了生前的故事。

33年前,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郊外的國際公墓裏,豎起了壹塊中國的墓碑。這位中國人就是新中國第壹位女外交官——我的妻子陳依米。

☆在“三八線”上締結愛情

1955,因為工作原因去了朝鮮。在去平壤的火車上,我第壹次見到了陳依米,壹個溫柔熱情的女人。她是當時同事中唯壹的女性。壹拍即合,愛情的種子就在板門店的“三八線”上發芽了。1956年,我們結婚了。

婚後第二年,我和壹米來到錫蘭工作(1972之前斯裏蘭卡叫錫蘭)。我和妻子是第壹批踏上錫蘭的中國外交官。我們參加了所有的建築工程。那時候我們還只是20級18級的文員(她比我高兩級),但是任務很艱巨。她在研究室承擔繁重的翻譯和數據工作。除了調查研究工作,我還為政治輔導員姚登山當翻譯,負責新聞通報,幫助跑外勤。

雖然工作很忙,但四年來我們壹直過得很開心很充實。由於工作需要,我們幾乎走遍了錫蘭。

☆與斯裏蘭卡總理被遺忘的朋友。

1961年,我和壹米分別帶著壹雙兒女回國。回國期間,壹米陪同宋慶齡副主席訪問錫蘭,擔任翻譯和生活秘書。在訪問期間,我與班達拉奈克總理夫人(班夫人)有過多次接觸,為我們後來的同學和他們的家人建立友好關系奠定了基礎。

1971年初,我和壹米再次來到錫蘭大使館工作。我是研究室主任。她負責辦公室禮賓、文書和高級翻譯工作,還處理軍援事務。斯裏蘭卡軍方戲稱她為“女武官”。我們很有默契,交了很多朋友,尤其是班夫人的家人,跟我們關系很好。

潘基文夫人第二次擔任總理時健康狀況不佳。應她的請求,我國政府派出了壹支包括針灸、心臟和神經專家在內的醫療隊前往斯裏蘭卡對她進行治療。因為壹米是女外交官,英語比較好,工作也比較方便,所以當時擔任聯絡員和翻譯。

由於壹米認真負責,對班夫人照顧有加,很快就成了班夫人的“忘年交”和“尊貴”女友,經常出入丞相府和丞相府。班夫人幾乎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有時會忍不住吐露家庭乃至政府工作中的煩惱和打算。班夫人還特意向門衛解釋說,陳燦女士去她的住處不用事先預約,憑身份證隨時可以進去。

☆18後,老婆在外地去世。

1974國慶節後,我們回國度假。這是我們工作20多年後的第壹個長假。我們壹家五口聚在壹起,第壹次合影。這個時候,我們的“排名”並不高。我只是三等秘書,她只是二等秘書。但是我們都感到滿足和充實。

真的是“不測風雲”。沒想到這是我們家最後壹次團聚。65438+2月65438+2月,我們度假回來前夕,壹米突然得了重感冒。考慮到大使館年終總結需要我們趕回去,機票已經買了,希望最佳出行日期不變。她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準備遷就我。13早上,她雖然覺得虛弱不適,但還是決定和我壹起去。結果病情壹路發展。6月5438+05到達科倫坡後,轉為心肌炎。我等了她壹晚上,班太太派了她自己的私人醫生來會診。結果搶救還是無效。16年6月5點05分,也就是回到大使館18小時後,壹米死了,永遠離開了我。

作為新中國第壹位女外交官,陳依米不僅是壹位好妻子,更是壹位偉大的母親。在“母親節”到來之際,丈夫和心愛的兒子給她講了生前的故事。

33年前,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郊外的國際公墓裏,豎起了壹塊中國的墓碑。這位中國人就是新中國第壹位女外交官——我的妻子陳依米。

☆在“三八線”上締結愛情

1955,因為工作原因去了朝鮮。在去平壤的火車上,我第壹次見到了陳依米,壹個溫柔熱情的女人。她是當時同事中唯壹的女性。壹拍即合,愛情的種子就在板門店的“三八線”上發芽了。1956年,我們結婚了。

婚後第二年,我和壹米來到錫蘭工作(1972之前斯裏蘭卡叫錫蘭)。我和妻子是第壹批踏上錫蘭的中國外交官。我們參加了所有的建築工程。那時候我們還只是20級18級的文員(她比我高兩級),但是任務很艱巨。她在研究室承擔繁重的翻譯和數據工作。除了調查研究工作,我還為政治輔導員姚登山當翻譯,負責新聞通報,幫助跑外勤。

雖然工作很忙,但四年來我們壹直過得很開心很充實。由於工作需要,我們幾乎走遍了錫蘭。

☆與斯裏蘭卡總理被遺忘的朋友。

1961年,我和壹米分別帶著壹雙兒女回國。回國期間,壹米陪同宋慶齡副主席訪問錫蘭,擔任翻譯和生活秘書。在訪問期間,我與班達拉奈克總理夫人(班夫人)有過多次接觸,為我們後來的同學和他們的家人建立友好關系奠定了基礎。

1971年初,我和壹米再次來到錫蘭大使館工作。我是研究室主任。她負責辦公室禮賓、文書和高級翻譯工作,還處理軍援事務。斯裏蘭卡軍方戲稱她為“女武官”。我們很有默契,交了很多朋友,尤其是班夫人的家人,跟我們關系很好。

潘基文夫人第二次擔任總理時健康狀況不佳。應她的請求,我國政府派出了壹支包括針灸、心臟和神經專家在內的醫療隊前往斯裏蘭卡對她進行治療。因為壹米是女外交官,英語比較好,工作也比較方便,所以當時擔任聯絡員和翻譯。

由於壹米認真負責,對班夫人照顧有加,很快就成了班夫人的“忘年交”和“尊貴”女友,經常出入丞相府和丞相府。班夫人幾乎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有時會忍不住吐露家庭乃至政府工作中的煩惱和打算。班夫人還特意向門衛解釋說,陳燦女士去她的住處不用事先預約,憑身份證隨時可以進去。

☆18後,老婆在外地去世。

1974國慶節後,我們回國度假。這是我們工作20多年後的第壹個長假。我們壹家五口聚在壹起,第壹次合影。這個時候,我們的“排名”並不高。我只是三等秘書,她只是二等秘書。但是我們都感到滿足和充實。

真的是“不測風雲”。沒想到這是我們家最後壹次團聚。65438+2月65438+2月,我們度假回來前夕,壹米突然得了重感冒。考慮到大使館年終總結需要我們趕回去,機票已經買了,希望最佳出行日期不變。她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準備遷就我。13早上,她雖然覺得虛弱不適,但還是決定和我壹起去。結果病情壹路發展。6月5438+05到達科倫坡後,轉為心肌炎。我等了她壹晚上,班太太派了她自己的私人醫生來會診。結果搶救還是無效。16年6月5點05分,也就是回到大使館18小時後,壹米死了,永遠離開了我。

陳依米的個人經歷

●1928,出生於上海

●1946年秋,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系。

●1950和1962兩次出席日內瓦會議。

●1956,入黨,同年與王嵎生結婚。

●20世紀70年代,任外交部辦公廳翻譯室英文部副主任。

●1974,死於斯裏蘭卡。

我媽媽教了我很多技能。

我的媽媽,陳依米,個子不高,總是面帶微笑。那時的我在我眼裏年少輕狂,她只是中國外交部的壹名普通翻譯。她還在大型專輯《新中國外交五十年》中占有壹席之地。可惜她英年早逝,留下了許多令人敬佩的回憶。

文革剛開始的時候,我剛上小學三年級,整天無所事事,經常和壹幫朋友逃學。有壹次,我媽又抓到我逃學。那天碰巧是她的生日。她哭著說:“這是妳給媽媽的禮物嗎?”是母親含淚的話語打動了我的心。從那以後,我決定好好學習,不讓她失望。但是,我對媽媽的看法並沒有改變。她對我喜歡的數學和物理壹竅不通。

我對我媽的看法在我17歲的時候發生了變化。那年媽媽永遠離開了我們。當我擦幹眼淚的時候,突然發現她生前做了那麽多。只有當我面對生活的艱辛時,我才覺得她教會了我這麽多技能。

我從她身上學到了奉獻。我媽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系1950。她很快進入了外交部。朝鮮戰爭爆發時,她被派往前線為誌願軍做翻譯。有人問她為什麽丟下小姐壹個人,冒險上前線。她的回答很簡單:我的國家需要我。

她兩次赴朝工作,兩次出席日內瓦會議,兩次在駐斯裏蘭卡大使館工作。在那些日子裏,所有的談判和文件都必須用手速記和打字。她經常在辦公室工作到深夜。有時候我在她的辦公室醒來,發現她還在工作。直到她確定所有的文件都正確地完成了,我們才能離開。這時末班車已經開走了,我只好陪她走了七八裏路回家。那時候我才五六歲。

我從她那裏學會了謙虛。在整理她的遺物時,我看到了許多她與周恩來總理、宋慶齡女士和斯裏蘭卡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的合影。她為宋慶齡副主席翻譯時,還擔任她的生活秘書。然後我意識到她絕不是壹個普通的翻譯,只是她從來沒有宣傳過這些東西。

我從她那裏學到了愛。我母親是長女。在家裏,她對兄弟姐妹的關心和對父母的孝順顯而易見。我爺爺家不富裕,孩子多。每當有好吃的,媽媽總是躲在壹邊。等老人和孩子吃完了,如果還有剩的,她就吃幾口。她的愛並不局限於小家庭。我記得她的壹位同事曾希望得到壹本英語詞典,但她經濟拮據。她毫不猶豫地花了半個月的工資給她買了壹本書。

我媽媽是教育學碩士。她從來沒有強迫我做任何事情,我記得我在幼兒園的時候經常和父母壹起做飯。有壹次我回家早,就主動做了煎餅。剛開始的時候,把糖放在面粉裏揉壹揉,做成餅幹。做了第壹個,突然發現沒有鹽了。於是我趕緊加鹽。結果剩下的都是甜鹹夾雜的怪餅。但是我媽回來後壹直說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蛋糕。她壹塊壹塊地吃。

她鼓勵我學習和進步。按她的話說:“只要是合理的,我們都會盡力支持。”八歲的時候,我遇到了磁鐵。因為我對磁鐵很好奇,她帶著我跑遍了北京,有壹個店員問我。從早走到晚,只是為了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從她那裏學會了獨立思考。每當家裏要做出更大的決定時,她總是會聽取我的意見。妳要我為我的觀點給出理由。這讓我養成了壹個習慣,做重大決定前壹定要想透徹。

我母親給我的東西是我永遠無法報答的。她用自己的行動教會了我如何面對生活。(來源: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