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第壹級臺階地勢高,落差大,所以水流湍急。但由於遠離海洋,降雨較少,水源主要來自山區融水,所以這裏的河流大多水流湍急,但流量較小。長江周邊,就不壹樣了。水裏泥沙少,河水比地面低,很多地方兩邊都是山,很難改變航向。
黃河自西向東流經西北和華北的省份,如甘肅、寧夏、山西、陜西、河南等省。與南方相比,這些省份主要由黃土高原和平原地區組成。河兩岸有山的地區很少。大部分是坡地。再加上都是黃土泥沙沖刷的。當它流向黃河時,它填滿了河流。河水流向低窪地區,形成壹條新的河道。長江下遊基本都是丘陵地區,河床比較低,沒有人工堤防。此外,長江水的含沙量相對較低,不容易沈積。黃河自然漫過堤岸,但無形中改道,再次形成新的河床。
黃河的人工改道壹般是為了軍事目的。歷史上有記載,很多人利用河流的水勢作為進攻或防守的武器,每次都是窮兵黷武,以水代兵。影響環境的最大改道是南宋時期的人為決口。在著名水利工程師王靖的主持下,壹條從濮陽縣到東營渤海的航道被修好了。河道大致在今天的黃河上遊,馬家河以南。從那以後,黃河穩定了500到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