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奧林匹克運動中的和諧來自哲學家的家庭。

奧林匹克運動中的和諧來自哲學家的家庭。

儒家思想。

“和”的概念由來已久,不同於它的現代含義,比它的現代含義更廣更深。在《辭源》中,“和”有“調”、“和”、“諧”等多重解釋,可見“和”在傳統思維中是壹個非常重要卻又往往被忽視的範疇。

早在西周末年(約公元前七世紀),周太師王世博就提出了“和實生物,同而不從”(《國語·正語》)的著名命題,指出了系統的和諧思想。他說:“如果我們讓他等於他所謂的總和,我們就可以富有,並返回事物。如果妳用同樣的好處,它就會被拋棄。”“把別人等同於別人”是以相異和相關為前提的,不同的事物可以和諧發展;“以同為同”是同壹事物的疊加,結果只能是窒息。“和而不同,就是多樣性的統壹或對立的和諧,如“和五味調口”、“和六律聽耳”(國語鄭語)。

在古代的思想論爭中,出現了關於“和諧與同壹”的爭論,這標誌著傳統“和諧”思想的開始。後來,晏嬰又進壹步提出了“和而不同”、“能否同舟共濟”等思想(《左傳》出版二十年)。老子指出:“道生壹,生二,生三,生萬物。”萬物負而持陽,以為和。"

在其演變過程中,它可以有以下四種含義:

(1)和諧,陰陽對立統壹,促進多樣性的統壹或對立的和諧;

(2)和諧,使不同的因素處於和諧之中,維持事物的有序運行;

(3)中和,強調“適度節制”和“平衡他人”,具有制衡的動態效應;

(4)和諧,強調“天人合壹”和“陰陽有序”,是多變矛盾雙方運動轉化的目標和歸宿,相互競爭的結果組合成新的統壹體。

對以上含義的挖掘,使我們對“和”的內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通過太極圖的和諧系統圖式,我們對“和”的本義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和”就是太極圖的圓,是維持陰陽魚對立統壹的矛盾組合。“和”、“和”、“中和”、“和”的思想,可以說抓住了“和”的本質,形成了中國傳統思維的精髓——“和”思維的矛盾整合觀。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他的“剛柔相濟”、“對立互補”的思想也是“和合”思想的目的。莊子指出:“夫若明天地之德,此謂大書,與天地也;所以,都是關於世界的,也是關於人和人的。與人和則樂,與天和則樂。”(《莊子·天道》)荀況提出“陰陽放大,風雨寬厚,萬物各有其和而生”(《荀·田字論》)的觀點,並認為“故義分而和為壹。”(《荀子·知望》)孟子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易經中的第二個口號是“和諧吉祥”;《易傳》進壹步提出了“保和諧,和則益貞節”的思想。在《論語》中,孔子以“和”區分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魯茲》);再者,壹種“中和”思想是由“不表情誌,而表情於中”所倡導的:“中者,亦為天下之本;及也,人情世故也;中立壹點,天道地位尷尬,萬物孕育。"

在《中庸》壹章中,可以說把“和”單獨提升為壹個極其重要的思維範疇,弘揚了“和為貴”(《禮記·仲尼衍舉》)的精神,強調了“和”的大用。其根本在於強調“和諧”的整合功能,調解矛盾,使之趨向動態平衡,從而實現包含自然人事在內的“天人合壹”境界。自先秦以來,儒家沿著孔孟之道集中體現了這壹思想,並被董仲舒固定為“天人之感”的統壹體系。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自然與名教之爭中,郭象運用“個體化”理論解決了自然與名教之間的矛盾,實現了名教與自然的“和諧”。盛唐時期,他非常註重“和”的社會功能。在整個宋明理學和心理學中,“和”的思想通過道、氣、心、物的對立,進而通過形而上的理性思考或良知實踐,達到“和”的解。基於封建社會和平治理天下的需要,應在禮教中加強“和而樂”的教化,規定名分等級,在應有的位置上履行職責,做到“不逾禮”“不逾規”。

甚至到了明清時期,“和”字被推崇到連皇宮大殿都要以“太和”、“中和”、“保和”來命名。現代革命要建立的國家大多稱為“* * *和國家”(“* * *和”的古典含義是“政治上和和氣氣的事情”,現代含義是指政治上的民主),這是為了體現各民族、各行各業的民主平等和普遍和諧。上層階級的旨趣就不用說了,就是普通人看重和諧,他們應該遵守,甚至反叛。於是,這種傳統“和諧”思想的矛盾整合觀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深處。中國人用這種矛盾整合的觀念來理解和把握事物,自覺不自覺地以“和”的思維行事。

傳統的“和諧”思想源遠流長。除了思想認識的來源,還有中國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正如“易”思維的陰陽轉化理論的形成壹樣,“和”思維的矛盾整合觀也根植於中國自給自足、適應性強的農業經濟和宗法政治。正是這種對小農和宗法制度的深刻認識,也促成了“和諧”思想的確立。從地理上看,中國古代以黃河流域為核心的農業文明形成了壹個穩定、保守、自我進化的中華文明圈。這難道不是“和諧”思維的現實模式嗎?封建政治經濟鞏固了男耕女織的生產地位和君臣父的等級秩序,推出了壹系列以家庭為核心的日常倫理規範,為現實生活中“和諧”思想的形成鋪平了道路。

從此,中國人遵循“和”的思維邏輯來整合世界,直觀而概括地界定認識和實踐的對象,將其視為壹個整體系統,以矛盾整合觀的“和”的思維方式來把握和創造新事物。反過來,這又促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大壹統政治模式、自給循環的經濟框架和和諧審美的文化形態,從而形成了獨立於西方的自給自足的中華文明體系。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的入侵,兩種文明的碰撞客觀上使中國社會進入了不和諧狀態。因此,壹代又壹代的中國人受到鼓舞,放眼世界,吸收和消化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新文明,從而改變了舊中國的命運,實現了中國社會新的“和諧”狀態——人民* * *和國家。即使在西方思想盛行的現當代,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辯證系統觀確立的今天,中國傳統的“和”的思想也像“易”壹樣根深蒂固,已經滲透到每壹個華夏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中國真正獨特的矛盾整合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