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對老鼠有特殊的感情。也許,當我們慶祝除夕的時候,老鼠們也在忙著婚禮。傳說中,為什麽老鼠總是嫁給貓?我不知道。也許是貓的報復——誰讓老鼠在“十二生肖”裏排第壹,而貓不在名單上呢?
按照現代人對老鼠的感情,會奇怪為什麽老鼠能進十二生肖,或者排第壹,而貓上不了榜。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生肖反映的是古代祖先的生活,而不是現代人的生活。祖先們羨慕老鼠的敏捷和轉動的眼睛。我國的地方習俗還是認為肖鼠的人聰明,是這種古代仿生學的遺跡。
老鼠的靈性不僅限於它的智力。它能“咬天”,把人引向極樂世界。多好的技能啊!這是根據考古——1979年至1981年,山西太原北齊武平元年(570年)東安縣王露瑞墓發掘時,發現墓頂及中上柱繪有星圖、十二生肖、雷公、電母等壁畫。
其中生肖圖是第壹張。位於墓室上柱,按正北鼠、正東兔的順序排列,高1 m,長4.3 m,只留鼠、牛、虎、兔。墓內壁畫以祥瑞之兆、天象為題材,用於擊退勝利、驅邪、引導主人靈魂上天堂。壁畫中的老鼠以童神的形式出現,還起到驅魔、納奇、吸魂的作用。
當然,古人對老鼠的感情是不同的。《詩經·碩鼠》說:“碩鼠碩鼠,我無食。多年辛苦服侍妳,妳卻不關心我。發誓要擺脫妳,到有幸福的樂土去。快樂的土地,我贏得了我的位置。”老鼠,老鼠,不要吃我們的小米。我養了妳很多年,卻沒見妳照顧過我們。離開妳,我們自己去尋找應許之地。那是我們住的地方。
這其實是對我們的祖先所表達的對老鼠崇拜的反叛。這種感覺逐漸成為主流,為現代人所熟悉,以至於臺灣省的壹首兒歌,指的就是老鼠:“壹鼠賊名,二牛趕犁。三虎山崎嶇,四兔遊東京。五龍受帝命,六蛇驚。七匹馬奔向軍營,八只羊在山脊上吃草。九猴攀樹頭,十雞啼三聲。十壹只狗互相吠叫,十二只豬用菜刀互相殘殺,明顯表現出對老鼠的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