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瀏覽過壹些佛教網站,偶爾逛逛佛教論壇,有時也會去逛逛壹些流通佛教書籍的書店,大致了解了壹些情況。民間佛教信仰最讓我擔心的是:缺乏正見,迷信!
看起來信佛的人很多,但是信的人太少,但是迷信還挺盛行的,信眾很多,住無所依的很少;求佛的人多,修行的人少。我只是擔心佛教會成為迷信的代名詞,所以我要在網上大聲呼籲:崇尚信仰,反對迷信!
很多網站都在宣傳和流傳壹些“玉歷寶註”“太上情”“三朝因果經”之類的內容,還不如法律。居士自己拿出錢來印書,建立網站宣傳佛法,這是很好的,但是宣傳的內容要慎重考慮。
《玉歷寶鈔》和《太上感應篇》都不是佛教。有人說,這些書雖然不是佛教,但也勸人行善,講因果。他們怎麽了?是的,他們勸人行善,但他們的善惡標準有待商榷。他們也是主張因果關系的,但是他們所主張的因果關系和信佛的因果關系是根本不同的!
佛教中所說的因果,是壹個科學而樸素的道理,強調的是自苦。壹個人因為他的思想、語言、行為而得到各種好壞的結果,並不是鬼神的審判和懲罰。佛教雖然承認鬼神的存在,但鬼神也是受業力控制的。佛教所說的因緣,就是“造”。壹個人執著於自我和外在事物的結果,產生各種貪、怒、癡的思想,創造各種語言和行為,而每壹種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會產生壹種力量,這種力量在遇到命運時不會消失,不會成熟。
佛教中所說的因果,不僅包括人間哲學中所說的因果,如“吃是因,飽是果,飽是因,排便是果。”還包括常人看不到的三代因果。眾生生死輪回的因果,在佛教十二因緣中分析得很透徹。
太虛大師曾指出,世俗的人通常對因果有兩種不正確的理解:壹種是無因無果的毀滅論;壹種是神道教的因果觀:即人若行善,神必賜福;如果妳作惡,上帝會懲罰妳的。
《玉歷寶》和《太上歸經》是典型的神道教經,它們所講的因果就是太虛大師所批判的因果觀。他們宣揚的善惡標準,是神道教導的善惡標準,帶有明顯的迷信思想。
有人說:“什麽是迷信,什麽不是迷信?能說清楚嗎?寧可信其有,不可不信其無。”是的,迷信和非迷信沒有絕對的界限,但有壹個總的標準。信佛的人要以佛所說的為標準,以佛菩薩所說的為標準去衡量。所以在佛陀的八道中,首先強調的是正見,其次才是正念。
以下是對這些書的簡要分析:
《玉歷寶鈔》是壹本以道教為基礎的書。《玉歷寶鈔》中編造了壹個孟婆湯的傳說,來解釋人們為什麽記不住自己的前世。同時還發明了壹個類似孟婆的人物,說孟婆是漢朝的。但是請考慮壹下。誰會在孟婆之前完成這個任務?其實佛教對這些東西是有客觀解釋的。人死了,有四大分別。經過生死之間的深度昏迷,表面意識早已消散,但阿來耶意識還在,中陰身在因緣的推動下轉世到相應的境界。轉生的人因為前世的迷茫而無法回憶起自己的前世,因為普通人的意識無法深入到阿賴耶意識中,只有少數深度冥想的人才能在冥想中看到前世的影像。
根據佛教經典,犯下嚴重罪行的人會感受到地獄的後果,而壹些輕微罪行會得到相應的獎勵,但不會下地獄。但在玉歷鈔中,很多看似微小的錯誤,都會下地獄,遭受各種慘烈的刑法。人們不禁要問:閻羅王怎麽連嚴重性都把握不住?
還有的人,看似無辜,甚至想下地獄。比如“女人生孩子不到20天,就去井邊,火爐邊,洗衣服,把沾了血的衣服掛在高處,褻瀆神靈”。此罪有三點;女人十有七是有罪的,比如“在衣裙上繡龍鳳像,在衣服器皿上雕畫太極圖、日月北鬥、壽星、太後、和合仙子,在北方的天空上撒尿哭泣,隨便叫神佛的名字。”諸如此類。
壹般來說,佛經裏有十八層地獄,但《玉歷寶註》說地獄是八層。“不隨便叫神佛的名字,也是違背佛法的。佛教不僅不反對叫佛菩薩的名字,而且提倡大聲念佛,行、住、臥都要念佛。日常生活中脫口而出壹個詞是很常見的。
仔細看有很多瑕疵,這裏就不壹壹列舉了。
《太上感應》壹書是道家假借老子之名的傑作。觀察其內容,無非是強調:“天地有壹個壹直掌管的神,根據人犯罪的輕重,算帶人走。減了,就窮,成本高,後顧之憂多;人皆惡,刑必隨,慶忌避之,惡星慘絕人寰;如果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都做了,妳就死定了。北鬥三神,把人的罪過記在頭上,抓住人的紀律。還有三屍神,在人們的生活中,每次到的日子都要上天和曹定人的罪。月黑之日,竈神也。凡人都有過,大的抓住紀律,小的抓住算計。”
功過可以用壹個加減法算出來嗎?
最後壹段之後,迷信色彩更濃了。“炫拉歌舞,朔丹生氣;北吐溺,竈前誦經哭;並且在爐子上燒香,用木柴當食物;晚上裸體,八段處決;吐流星,意為彩虹;不要指三光(指日月星辰之光),長時間看日月。如果妳等待罪,妳將根據其嚴重程度受到懲罰,如果妳這樣做,妳就會死。死亡有更多的責任,但會傷害後代。”流星、彩虹、日月等等,都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但編造者卻把它們當成神秘的東西,即使長時間看不到也是有罪的。這是對普通事物的愚昧崇拜,也說明了古代壹些人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匱乏。
.....(摘自西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