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歷史上的周世宗和柴榮?
周世宗·柴榮(921—959)是周朝晚期的第二位皇帝。邢州(今河北邢臺)龍崗人,是後周始祖郭威的侄兒養子。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在位期間,采取了壹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恢復農業生產,革除累朝弊端。鹹德元年(954年),柴榮即位,廣納賢才,繼續進行改革。政治上,明確官員管理,嚴格獎懲,懲治賄賂,提倡節儉,戒奢。經濟上,鼓勵流民回鄉定居,減免各種無名稅,安撫流民,招人耕田,編分田圖,派使臣到各地定地租,核定隱耕地,使之平均納稅,廢除曲阜孔府免稅特權,動員民眾興修水利,疏通漕運;停止廢除寺外三萬余座寺院(寺名是朝廷賜的),多出的僧尼仍為編制戶,禁止私人僧尼;收購民間佛像和青銅器鑄錢,緩解了唐末以來長期缺錢的局面。軍事上,整肅軍紀。鹹德元年,處死了與北漢交戰中逃跑的朝廷將領範愛能、何輝、中間將校等70余人,並劫掠輜重,威脅周軍已被擊潰。分割後的精銳中央帝國軍是通過檢閱帝國軍,淘汰老弱,選拔強者和勇者而形成的。周世宗還修改了刑法,修訂了歷法,測試了高雅音樂,廣泛搜尋了遺書,雕刻和印刷了古籍。鹹德二年,世宗采納了王普提出的“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致力於統壹全國的大業,先出兵蜀,收復四州。次年,經過三年努力,收復淮南、江北14六十余郡。經過六年的遠征遼國,我收回了巖雲16個州中的三個。五月,乘勝前進幽州,突然病重,被迫班師。6月去世,39歲。世宗柴榮的政治、經濟、軍事改革及其成就,為北宋統壹全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