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治國理念。如果《論語》有什麽思想可以

治國理念。如果《論語》有什麽思想可以

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雖然這種說法有誇大的成分,但毫無疑問,《論語》包含著豐富的治國思想

治國思想包括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四個部分。在軍事話題上,孔子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至於文化的角度,孔子多是夾雜著教育思想的,這兩項我們暫且不談,只談孔子的經濟思想和政治思想。

富民,均攤,省錢。

《論語》的經濟思想

《論語》中所體現的孔子的經濟思想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富民、均分、節用。這是孔子對執政者的建議和要求。

富民

尤然曾問孔子:“這有什麽意義?”子曰:“富。”為什麽要實行富民政策?孔子向魯哀公解釋說:“民已足,孰為君?”?人不夠,妳就夠了?“人民的富裕是統治者過上富裕甚至奢侈生活的前提。人民生活富裕,安居樂業,才能受教育,統治者的統治才能穩固。孔子的富民思想主觀上是為統治者服務的,客觀上能給人民帶來安定的生活,對雙方都有利。

平分

孔子明確指出了財產公平分配對政權穩定的重要性:“丘亦聞有國有民患不平等而不患寡,患焦慮而不患貧。”封面裏沒有窮,沒有寡,沒有傾向性。“當然,孔子指的是公平分配,不是後世所說的‘均富’,而是‘各得其所’。所有的階級,尤其是統治階級,都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無緣無故地剝奪其他階級的財富。

經濟使用

“壹國千倍,敬事而信,存財而愛人,使民及時。”孔子曾說,治理壹個中等國家只有五大政策,“儉”是其中之壹。為什麽“節儉”如此重要?因為“奢用必傷財,傷財必害民。因此,愛民必須先於救民。”

統治階級的節儉客觀上使人民得到壹定程度的休養生息;人民的休養生息為更大規模的物質生產提供了條件。這是壹個良性循環,可以使物質生產走上螺旋軌道,最大程度緩解階級矛盾。因此,當魯哀公問他如果用十分之二的田賦制度使他的錢不夠用該怎麽辦時,孔子的學生大膽地提出了相反的建議――用十分之壹的田賦制度。節約是愛民之本,愛民是立國之本。可惜當時的統治者貪圖眼前的奢華,不明白“節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