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針灸經典甲、乙簡介

針灸經典甲、乙簡介

目錄1拼音2概述1拼音“zh ē n冀冀m: y ǐ j: ng”

2.總結針灸經典A、B,是針灸的著作。10卷。原名黃帝三經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皇甫謐約259年(魏甘露4年)撰,南北朝時改為12卷。本書由《蘇文》、《針經》(靈樞古稱)、《唐明針灸學》(黃帝唐明經)三部書組成。原書用天幹編成,主要論述醫學理論和針灸方法,故名《針灸學經典》。本書前六卷主要講臟腑經絡腧穴診斷病機,後六卷主要講各種疾病和針灸。卷1論臟腑、陰陽、功能、十二元素、十二經脈、魏瑩、精氣、津液、血管、五色、陰陽等。第二冊論述十二經脈的絡脈、奇經、脈度、標本、根瘤、經筋、骨度、腸度;第三冊按頭、軀幹、四肢描述全身穴位的名稱和位置;第四冊論述經絡循行與主癥、病形、脈診及三部九相;第五卷討論了針灸的禁忌和各種針刺方法;卷六論臟腑虛實、病、傳、壽、耐痛、氣盛衰;第七卷論傷寒、躁狂癥、暈厥、瘧疾等疾病的六經;第八卷論五臟寒熱、積聚、腫脹、水腫;第九卷頭痛、心痛、惡心及脾胃、大腸、小腸、腎、膀胱、三焦等疾病;10卷關節痛、風、痿、飲;癲癇、狂躁、屍厥、霍亂、癰、浸等雜病卷11;12卷咽喉疾病,腫瘤腫痛,五宮婦孺疾病。